小寒资料集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武当拳系(2/2)

    道士们过的是与世无争清静生活所以练武当拳的目的在于自卫除非遇到危急情况不许动手而一旦动手则是柔中有刚软里藏硬化劲用柔劲用刚具有较大的威力。

    清代初期武当拳曾在宁波一带流传出现了张松溪、叶近泉、单思南、王征南等高手。黄宗羲的儿子黄百家(字主一)就是王征南的弟子。由于武当派极秘其技择徒甚严又向来不爱炫耀所以武当拳的流传并不广。黄百家之后武当拳似乎突然消失人们多以为失传实际上并非如此。

    大约在明代中期武当拳分为两支一支留在本山一支据说由张松溪南传至四川。晚清光绪年间武当山道士的后人邓钟山又在江苏江宁(今属南京市)开堂授徒于是武当拳又东传至江苏。四川、江苏两支至今繁盛。留在武当山的一支也未失传至今武当道士仍然保持着练武传统。

    据粗略统计流传至今的武当派拳路不下六十种包括太乙五行、纯阳、太和、启蒙、六步、咫尺、光明、问津、探马、七肘、七星、两仪、指迷、鹞子、长拳、六路、八极、醉八仙、云帚、刚拳、五朵梅花、柳叶绵丝掌等等。武当派的器械套路也有几十种如六乘枪、四门枪、雁门神枪、岳家枪、龙门十三枪、一苇棍、撼山易棍、玄武棍、棍元铁棍、武当剑、八仙剑、三合刀、四门刀、戒刀、春秋大刀、雁尾单刀、虎尾鞭、连环锏、板凳拳、太极球等。武当拳派中还包含若干功法比较著名的有活气功(类似“铁布衫”功)、和血功(重在养生)、打穴功、浑元阴阳五行手、黑砂**手、红砂勾魂手、五毒断魂手、五雷闪电手等。武当拳系的形成时间大概在明末清初约与少林拳系同时。就目前影响而言武当拳系远不如少林拳系是七大拳系中影响最小的一个。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