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听说过春秋时期臧文仲辅佐其君上的故事,对于能尽臣礼事君上的人,他像孝子侍奉父母一样对待;对不修臣下之礼的人,他诛杀起来就像鹰鹯扑杀鸟雀一样狠辣无情。夏阳侯本出于轻薄,志向邪恶古怪,学术也没有家法师承⑤,却妄自开讲舍、招学生,实际是在和奸党聚会。窦瓌轻忽天子威严,侮慢皇家制度,甚至擅作巡狩封禅之书,妖言惑众,如此不道行为,应当受到诛戮。然而职责所在的官吏却营私舞弊,对此不闻不问,毫不考虑国家利益。“涓流虽寡,浸成江河;爝火虽微,卒能燎野。履霜有渐,可不惩革?”为了防微杜渐,应常以西京吕产专权窃国之害、王莽篡夺帝位之祸的历史为镜鉴,在朝廷而言可保全社稷利益,在百姓而言可解除庶民之惑。
周纡的文笔极佳,致命杀机在引经据典且文约辞赅的华章烘托下,显得极具说服力。奏疏上达,正好赶上窦瓌被勒令归国,周纡随即升为司隶校尉。
永元六年(94)夏天大旱,和帝亲自到洛阳县廷核查在押囚徒案情,检查是否因为存在冤狱而招致上天降灾谴责。结果查出两名被拷打致伤后身体腐烂生出蛆虫的囚徒,周纡因此降为骑都尉。永元七年(95)周纡迁任将作大匠,九年(97)死于任上。
三 黄昌失车
本朝官立学校体系始自西京武帝,元朔五年(前124)设太学于京师⑥,平帝元始三年(前3)夏又采纳王莽的奏请,诏令天下郡国各立学官,“郡国曰学,县、道、邑、侯国曰校。校、学置经师一人。乡曰庠,聚曰序,序、庠置《孝经》师一人。”东京中兴以来,逐渐发展成为遍布帝国的各级学校体系,班固在其《两都赋》中对此盛况极力描摹:“四海之内,学校如林,庠序盈门,献酬交错,俎豆莘莘,下舞上歌,蹈德咏仁。”
学校职责有二:一则延聘通明经学的教师主讲儒家五经,李章即曾做过这样的讲师;一则定期举办各类典礼活动以收到通过礼乐施行教化的功用,如各郡、县、道都要在每年的十月在学校行乡饮酒之礼,祭祀圣师周公、孔子。⑦
重学之风必然会影响到帝国各个阶层中的每一个人,或许就是在某一个十月,会稽郡余姚县(今浙江余姚县)的学校中举办的乡饮酒礼把本地一名家境寒微、年幼丧父的少年吸引住了。
少年名叫黄昌,字圣真,其家就在官学附近,因着这样的便利,得以近距离观看诸生修庠序之礼,从此萌发了学习五经的决心。然而经学毕竟是相对抽象的理论知识,黄昌并没有将兴趣完全局限于儒学,流淌于他身上的血液,一半是理想主义,而另一半是现实主义,于是他又通过刻苦的努力通晓了帝国文牍、法律,从而掌握了更加实际的技能,随后出仕郡太守府任决曹,专门负责审案、断狱。扬州刺史行部的时候,惊异于黄昌的才能,辟他为从事。刺史幕僚属吏各有名类,概括而言可分为级别较高的从事和级别较低的假佐,可即使是从事也秩仅百石。虽然史无明文,但基层小吏的历练和儒学理论的充实,应该还是若干年后黄昌仕途发生质的转折的重要原因。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