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篇 俗语谚语(8)
魏晋时期开创的九品中正制度是继承东汉官吏选拔制度又加以改革的结果,又名九品官人法。中正指有名望的推荐官,由他们评定人才等级,是魏文帝曹丕为拉拢士族而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意见制定。九品中正制萌芽于曹操时期,史称曹操平定荆州时,托当地大名士韩嵩“条品州人优劣,皆擢而用之”;又称崔琰﹑毛玠“总齐清议,十有余年”,为曹操主持选举。所以不难理解魏晋时人好清议,从而产生竹林七贤这样叛逆的名士高人。
隋朝建立后,隋文帝初令“诸州岁贡三人”参加考试,后以“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举人。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四月,诏令文武官员有职事者,可以“孝悌有闻”“德行敦厚”“结义可称”“操履清洁”“强毅正直”“执宪不饶”“学业优敏”“文才秀美”“才堪将略”“膂力骄壮”等10科举人。大业年间,隋炀帝设置明经、进士二科,并以“试策”取士。科举制度的诞生一般以杜佑《通典》始于炀帝大业三年的说法为准,
因为科举制度是逐级选拔,所以考取进士的人,都是地方选送的本地区成绩最好的,然后入京赴试。所以就选举人才的历史上,直到科举制度的成熟时期,才发生了下面这样一个故事。
说的是唐朝年间,统治者比较重视科举取士。但荆南地区派人参加京城会试的举人中,四五十年间竟没有一个能考中。于是,人们把荆南地区称为“天荒”,把那里遣送的考生称做“天荒解”,讥笑那里几十年没能有一个人上榜题名。
唐宣宗大中四年,送考的举人中,有一个名叫刘蜕,考中了进士,这才破了“天荒”。当时魏国公崔弦镇守荆南,欲赠给刘蜕“破天荒”钱七十万。刘蜕不肯接受崔弦所赠之钱,在给崔弦的回信中,写道:“五十年来,自是人废;一千里外,岂曰天荒。”这便是“破天荒”的来源,后人形容头一次出现的新鲜事为“破天荒第一次”。
无良贪官:
清末官员敲竹杠却漏查私藏于船篙内的鸦片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