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原来这么八卦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八篇 俗语谚语(7)(2/2)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上海对外开辟了五个通商口岸,欧美国家开始设立居留地。到光绪年间,半殖民地的上海已形成了“十里洋场”的商埠。商埠内数四马路最繁华。四马路上有座著名茶馆叫“青莲阁”,那时候一帮游手好闲的官僚、富人及纨绔子弟整日在那里厮混。“青莲阁”旁还有一家“升平居”茶座,附近棋盘街也开有“奇芳居”、“同兴居”茶馆。这些地方名为茶座,实乃歌妓卖艺赚钱的热土。下午三四点后,这里一片笙管弦乐、笑语嘈杂、车水马龙。不知道哪个老鸨想出的主意,为了招揽生意,让们打扮得花枝招展,妖娆的,每天坐在敞篷马车上,从市区绕黄浦滩到四马路兜圈子,招摇过市,产生了很好的广告效应。女人们自嘲地把这种行为称为“出风头”。久之,上海滩上那些养尊处优、好追风的少爷、小姐,看见每天游来游去的丽人,觉得很“时髦”,也跟着“出风头”。他们雇辆马车,从四马路绕外滩至大马路,以显其阔绰、潇洒,偶尔还搭搭话,惹得马车行业红极一时。至民国时,上海滩的阔人们仍热衷于“出风头”,不过更注重“摩登”气派。比如夏日之夜,携娇妻爱妾或艳女,乘车于市郊转圈亮相,上海人皆称此为“出风头”。久而久之,“出风头”成为一句口语在全国流传开来,用于形容那些华而不实、招摇过市、沽名钓誉之类的行为。

    上海是我国近代城市文化发展的标杆,在20世纪30年代,名字立于世界上最繁荣的城市之列。其历史是这样的。1845年英租界在上海县城以北的洋泾浜(今延安东路)北岸建立,1848年美租界在苏州河北岸的虹口建立,1849年法租界也在上海县城与洋泾浜之间的土地上建立。这些租界是为避免华洋冲突而划出洋人居住区,因当时称洋人为“夷”,所以华人称租界为“夷场”。1862年,因不得对外国人称“夷人”,于是改称“夷场”为“洋场”。后来租界地区越来越繁荣,于是被誉为“十里洋场”。以后也同时泛指旧上海的繁荣。

    青莲阁的前身是大名鼎鼎的华众会茶楼,“华众会啜茗品艳”曾被列为上海洋场一景,即使在江浙乡间村野,也是无人不晓,是四马路上的老字号茶楼。周作人在《知堂回想录》里说,凡往上海观光的乡下人,必定首先到青莲阁去,那里虽说茶还不错,不过“醉翁之意不在酒”,目的是为了看女人。旧上海的称为野鸡,她们领时髦之先,是时尚的风向标。因为照相术的引用,她们需用自己的肖像照装点房间,或印自己的相片送给客人。又因为大多在公开场合活动,如茶馆、书场、戏院和大妓院中的宴会厅等,所以她们对时髦的追逐已成旧上海的标志!

    科举“破天荒”:

    破天荒本是指荆南地区考生上榜题名

    秦朝以前,我国选士依靠的是世袭制度。因为王与诸侯分封天下,制度外的人才只能靠入军拜将,文士只能靠名声做个“食客”“客卿”。汉朝,分封制度得以废除,皇帝正儿八经坐拥天下,此时国家需要的人才还没有正规录用的方式,须由各级地方推荐德才兼备的人才。比如汉武帝继位后,为求得人才,在第一年就诏令中央和地方的主要行政长官向朝廷举荐道德学问优异又有议政能力的人。六年之后,即元光元年(134年),再次下诏策试良才,并规定每二十万户中每年要推举孝廉一人,由朝廷任命官职。从而形成了“举孝廉”“察孝廉”的察举制度。由州推举的称为秀才,由郡推举的才称为孝廉。如蜀汉李密《陈情表》“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