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上任头两年里,韦尔奇就购进了118个新业务,合资企业或收购企业,同时出售了原有的71项业务(如果按5天工作制算,等于每2天一次!)。在韦尔奇20年的ge职业生涯里,他操刀的业务收购、兼并、出售项目多达近千项。■
标准普尔的罗伯特·佛里德曼(robert friedman)在对ge从1995到2001年的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如果把所谓的"非核心"(non-core)的业务利润(这包括养老金收入、期权成本和资产处置等)剥离出去,那么ge每年的增长只有9.2%。■
1986年,在韦尔奇的坚持下,ge收购了华尔街最老的投资金融公司之一--皮勃第的基德公司。但这家公司给韦尔奇带来的却是无穷无尽的烦恼:首先是刚接手,基德公司就因为严重违规操作而被罚款2700万元,并被迫开除该公司的几乎所有高层;接下来,从1987年到1990年,连续四年的大额亏损;1991年开始,情况有所好转,开始重新盈利;然而好景不长,1994年基德公司的"明星员工"杰特利用公司电脑系统的纰漏行骗,亏空了3.5亿美元。1994年,韦尔奇在终于将这个"梦魇"抛在了脑后--ge把基德公司卖掉了。由于后来资本运营的极大成功,基德公司这个项目的年平均税后回报高达10%,甚至超过了其他一些本身经营得不错的项目。……你从中解读出什么了?对了,超乎于产业经营之外的资本经营的力量!韦尔奇的多元化经营之道,不但在于"卖买什么产品",更在于"卖买什么企业"!韦尔奇经营之道的核心,在于资本运作。如果把资本运作对ge业绩所产生的贡献去掉,那ge就只是一个平常无奇的企业。而ge对基德公司项目的运作历程,就更加为韦尔奇的经营之道提供了一个例证--企业本身经营不善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问题,关键要懂得如何通过资本运作的手法,把企业卖个好价钱!ge多元化经营成功的实质,就是利用庞大的资本规模和优质的企业信用,利用美国发达的金融工具和金融衍生工具,通过高超的资本运作手段,谋求远超产业经营利润的资本经营利润的过程。更直接一点的说法,就是--ge并不是在靠生产和销售什么产品来赚钱,它是通过倒买与倒卖企业来获得超额的利润。在认清ge多元化的实质之后,接下来的问题就更为严峻了:我们具备一个像美国那样的资本环境吗?我们能像ge那样,每年100多次地"卖买企业"吗?我们能像ge那样灵活地应用各种金融工具和金融衍生工具来提高我们自己资本运营的收益吗?……答案不言自明,但结论是令人沮丧的。如果我们不能像ge那样进行大规模的资本运作,那么充其量我们能模仿到的,就只是一个没有资本运作下的ge--一个年增长率只能跟gdp增长相差无几的平庸的公司。那还是一个值得我们模仿的企业偶像吗?更令人心寒的是,在多元化的战略下,要达到这种"平庸",也绝非易事!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