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狗也要叫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冒赈命案背后的赈灾难题(2)
    冒赈命案背后的赈灾难题(2)

    案子问清楚之后,不消说,皇帝龙颜大怒。最令皇帝生气的,是自家的龙恩,因为这些个官员,居然没有被百姓体尝到。案子的处理非常严厉,属于严打一类。山阳知县王伸汉斩立决,枭首示众。淮安知府王毂绞立决,江苏巡抚革职,负有直接责任的两江总督铁保不仅革职,而且被发配乌鲁木齐。那三个参与谋杀的长随,全部凌迟处死,明显是按照大清律仆人谋杀主人之律来定的罪(实际上他们并非李毓昌的仆人,不过是临时搭伙),这种罪过,是以下犯上的十恶大罪。连王伸汉派给李毓昌的那个仆人,也吃挂捞被判了斩刑。其中亲手灌药的李祥,被押到李毓昌坟前,在凌迟之前先用夹板夹碎浑身骨头,死后把心挖出来,祭奠李毓昌。严打没有表彰好人好事一项,但是此案有——李毓昌则得到了死后极大的殊荣,自己被追封为知府,继子被赐举人,得以下次一体会试。告御状的叔叔,没有多少文化,被赐为武举人。嘉庆还写了一首三十韵的五言排律表彰李毓昌,刻在李的墓前。直到今天,这首长诗的拓片尚在。

    不过,即使皇帝施加这样的残忍的酷刑,罕见地将一个贪渎的知县枭首示众,凌迟了三个长随,但是仍然不足以以儆效尤,阻吓来者。后来的官府赈灾,依旧一塌糊涂。在当时,做过地方官的大学者赵翼,就看出名堂。在他看来,之所以出这样的大案,关键是历来办赈之法,就有问题。即使可以察弊于事后,但终未能绝弊于事前。就算每次放赈,前有委员监督,后有委员复查,“然官吏不肖者多,或徇隐,或分肥,终属有名无实。”嘉庆褒奖李毓昌的诗里也说,“国恩未周遍,吏习益荒唐。 见利即昏智,图财岂顾殃。”赵翼提出的解决之道很简单,就是两个,一是变免费发放为低价卖米,有账目在,作弊的机会就小。二,如果实在要免费放赈,则公开化。所谓的公开化,就是凡是灾区,令地方地保开列受灾户名单,然后官府核实,将名单贴在数十处人口密集处,使人人得以见之。若有不实,奖励举报。事后再抽查一次,发现不实,严肃处理。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