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狗也要叫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冒赈命案背后的赈灾难题(1)
    冒赈命案背后的赈灾难题(1)

    嘉庆十三年(1808)在江苏山阳(今淮安)县发生的冒赈命案,是清朝的一桩大案子,介绍的文字很多,美国著名史学家史景迁还将这个案子写进他的著作里,作为清朝中后叶社会状况分析的一个麻雀。即便如此,这个案子,还是有可以说的地方。

    案子很简单。嘉庆十三年,淮扬大水,嘉庆皇帝派下去四十万两银子赈灾。但从反应上来的种种蛛丝马迹看,效果似乎不佳。皇帝命两江总督派人下去勘察,于是,一个在江苏候补的官员李毓昌被选中,走马上任。李毓昌是个新科进士,不知官场深浅,也未染官场恶习。他来到受灾最严重的山阳,一查人口黄册,二下乡核对,玩命真干,查出浮开受灾户无数。很明显,山阳县的知县王伸汉假列赈户,冒领赈银,玩了一票借救灾贪污自肥的好戏。其实,这样的戏,在一个王朝的中后期,一点新意也无。因为任何一个王朝,到了中后期,人口都是一笔糊涂账。清朝自康熙之后,滋生人丁,永不加赋,人口增加得很快,又不征人头税,这个账就尤其糊涂。上头拨下来银子,按灾民的人头救济,但操办的人,必定是地方官。在一笔糊涂账面前,能捞钱不捞,哪里有这样的傻子。所以但凡这样的赈灾款发放,地方官没有不冒领的。自然,具体冒领的地方官,也得打点上司。上司心照不宣,大家发财。即使皇帝知道底下有猫腻,派人勘察,查证的人,也多半知趣,分润一点好处,回去报个事出有因,查无实据,也就交差了事。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