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来王朝政府赈灾,多有弊端,比不上乡绅办赈。下情不明,基本资料缺损,是个大问题。即使办事者有心办好,可能都办不好。也给那些成心不想办好,趁机捞一把的人,提供了机遇。但是,一般来说,放赈,都脱不了官府包办的套路,因为官府包办,是官场办事的惯例,但是包办,就有弊端。即使有人看着,有人复查,也弊端如故。大不了大家一起分钱,多分几份。如果政治不透明,缺乏民众的监督,即使几权分立,互相制约也没有用。很快大伙就能想明白,与其互相监督,互相掐架,不如伙起来一起分赃。在王朝的末期,统治机器锈蚀,官员习惯性玩忽职守,贪污成风之时,这种弊端就更加严重。几乎凡事沾官皆弊,什么事都办不好。前面的官贪污,派去监督的人也照样贪污,再派出监督监督者的人,也还是一样贪污。像这样类似慈善,赈灾派钱的事,就更成了经办者捞钱的机会——自然,惹出的民愤也就更大。赵翼开出的药方,其实很合病理,一个是市场化,一个是公开化。市场化等于让民间来办,而公开化则意味着打破官场的黑箱,使整个赈灾过程暴露在阳光下,让民间来监督。这样的话,再黑的官场,再龌龊的潜规则,想要办黑事,成本就提高了许多,至少,可以把赈灾的效果改善一点。
可惜的是,赵翼的方案,似乎一直没有得到重视。嘉庆皇帝也好,后来的皇帝也罢,都还是喜欢嘉庆的办法。嘉庆的办法,无非是胡萝卜加大棒,一边厢重罚,杀人示众,一边厢重奖,奖励奉公守法者,号召官员学习死了的李毓昌。骨子里还是企图唤醒官员的道德心,让他们本着天良,奉公守法,靠道德自律来解决问题。当然我们知道,这种办法漫说在王朝末期,就是初期都未必有效。树立起的榜样,该学的人,都死了,有哪个傻子要学死人呢?可是,多少代下来,统治者最喜欢的,还是嘉庆的办法。结果,中国式的赈灾,慈善救济,一直就是葫芦僧乱断葫芦案,精明人办糊涂事,一笔又一笔的糊涂账。苦了灾民,肥了所有该肥的人。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