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体格检查】
1.一般情况:神志、意识、定向力有无障碍。
2.测定血压、脉率、呼吸。
3.有无尿,是否血尿。
4.初步确定烧伤面话深度(Ⅱ度及Ⅲ度面积)。
5.面积超过10%(儿童超过5%)以上。
【 诊断要点】
1.脉率增速:早期多见,严重时可达成160 次/分以上。
2.血压:早期可正常或略高,一旦降低或无血压,则病情严重。
3.明显口渴,早期多见。
4.烦躁不安,有时意识障碍,甚至昏迷。
5.恶心、呕吐。
6.末梢循环不良,表现皮肤、黏膜苍白。
7.尿量明显减少,大面积深度伤,有时可见肉眼血尿,呈酱油色。
8.化验:血液浓缩、红细胞计数增高,血细胞压积增高。
【 治疗原则】
休克的防治以补液疗法为主,其输液量常用以下两种公式:
1.补液公式:按1970 年(上海)全国烧伤会议制定公式计算,第一个24 小时液体总量为电解液、胶体液、生理需要量三者总和;
电解质溶液= 烧伤面积体重1.0 毫升;胶体液= 烧伤面积体重0.5 毫升;生理需要量2000 毫升。胶晶之比为0.5:1(伤情严重时可按1:1);
输液速度:总量的1/2 在伤后第一个8 小时内输入,总量的另1/2 在伤后16 小时内输完;
第二个24 小时输液总量为,胶晶体液参照第一个24 小时实际输液量的1/2,生理量仍为2000 ml。日后补液量则依伤员情况补给;
另一个补液公式较简单,即第一个24 小时补液总量=烧伤面积100 1000,其中生理量为2000 ml,电解质溶液和胶体溶液按比例要求给予,输液速度同上。
2.几种特殊情况的处理:
(1) 伤员入院已处于严重休克时,应立即行静脉切开插管快速输液并留置导尿,开始1 小时内快速输入电解质(或全血、血浆)1000 ml 左右。休克改善后,按尿量、脉率、血压等调整输液速度。
(2) 再灌注损伤的预防:给予维生素e,维生素c 等自由基清沉。
(3) 及早预防酸中毒:输注碳酸氢钠溶液。
(4) 出现血红蛋白尿时,可适当增加输液量并加快输液速度,要求尿量达到80~100 ml/h。及早应用利尿药。
(5) 少尿或无尿:首先考虑扩容是否充分,不要急于使用利尿剂,如输液量估计基本充分的前提下可酌情使用利尿剂,必要时可重复应用,应用无效应考虑肾功问题。
3.补液疗法中几点说明:
(1) 胶体溶液指血浆、全血、5%白蛋白、低分子右旋糖酐等。
(2) 电解质溶液指生理盐水、平衡盐溶液、等渗碱溶液。
(3) 生理需要量常用5%或10%葡萄糖溶液。
(4) 创面如采用暴露疗法,室内温度较高或炎热夏天,可酌情增加输液量以补充创面及呼吸道等不显性失水。
(5) 抗休克期间,中断输液或输液过慢仅可随时发生休克。故必须按时按量完成输液计划。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