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烧伤与冻伤(3)
这一类方法已应用了20余年,随着国内救治大面积烧伤水平的不断提高,此分类标准已不能完全反映烧伤的真正严重程度。对于烧伤严重程度的评估,比较科学的方法是根据烧伤面积、深度、合并伤、并发症、年龄、烧伤原因、病情变化等进行烧伤评分,制定一项崭新的评分系统势在必行,但因其非常复杂,尚难在短期内制定出公认的既符合实际又简便易行的评分标准,虽然国内外已有人涉足,但仍只是处于仅供参考的试探阶段,若为大家接受,尚需时日考验。
四、烧伤诊断与治疗
【 病史采集】
1.烧伤时间:详细询问受伤至入院时间。
2.烧伤原因:了解热源性质、火焰、热液(金属溶液、热油)、化学物质(酸或碱)、电流(机体有无直接触及电源)。
3.烧伤环境:了解伤员受伤时的体位,是否在室内或密闭的空间,是否在火海中,有无呼救声。
4.接触热源时间,有无昏迷。有无外伤、有无出血。
5.伤后有无应急措施,如补液、止痛、创面如何保护。
【 体格检查】
1.测血压、脉搏、呼吸,伤员意识。烦躁与否,有无口渴。
2.迅速检查面积、深度以初步确定伤情。
3.呼吸及语音有无改变。
4.有无合并症:颅脑外伤、窒息、中毒以及出血等。
【 实验室检查】
1.血、尿、便常规。
2.血液生化。
3.血型。
【 治疗原则】
1.面积较大(一般指30%以上)或已有休克者,应迅速建立静脉通道,进行输液复苏,放置导尿管,以便观察尿量变化。
2.用无菌敷料或被单覆盖保护创面,以免增加污染,也不用任何带颜色的外用药物,待伤员稳定后,作进一步处理。
3.镇静止痛:常用杜冷丁1~2 mg/kg,有呼吸困难及颅脑外伤慎用。冬眠药物的应用宜在输液充分前提下进行。
4.呼吸道有梗阻者立即吸氧并作气管切开,合并其他外伤,如骨折、出血作相应处理。
5.面积较大或深度烧伤,常规注射破伤风抗毒素(tat)1500 单位。
【 疗效标准】
1.治愈:创面全部愈合,无残创。
2.基本治愈:创面基本愈合,尚有不足1%残创,无需手术,经一段时间换药能愈合。
3.好转:创面大部愈合,但残留创面超过1%以上,尚需手术植皮。
4.未愈:创面大部存在。
五、烧伤休克
【 病史采集】
针对烧伤休克,重点掌握以下几点:
1.伤后至入院前,有无输液,掌握液体量,何种液体。
2.有无应用止痛剂及其他。
3.有无颅脑外伤、出血等合并症。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