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堂夜话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十六讲 弥勒肚皮(1)(2/2)
    五代时候的布袋和尚,到现在也就将近有一千年的时间。他当时在浙江奉化一带的各个寺院来回走动。“一钵千家饭,孤身万里游,青目睹人少,问路白云头。”这是布袋和尚的一首偈语。他憨憨呆呆,邋里邋遢,成天背着一个大布袋,吃的、喝的、用的、穿的,全部都在那个布袋里。有时候,他化到了食物,吃一口,往布袋里扔一点;吃一口,往布袋里扔一点。寺院的和尚看到他,都不知道生恭敬心,以为这是一个疯疯癫癫的和尚,大家都瞧不起。但是,不管别人怎么瞧不起,他总是那个样,不改常态。自己就以那种故意的装呆装傻,忍受人间的种种不礼貌、不恭敬,甚至是辱骂。

    他为什么要那样呢?菩萨在修行的过程中,一定要有那样一个阶段,使自己无始劫以来的无明火、嗔恨心,彻底地得到转化。现尊贵相,没有人敢欺负,只有现下劣相,人们才敢戏弄他、欺负他。作为行菩萨道,要把自己的嗔恨心从根本上转化过来,只有逆境中毫不动心了,才真正转化得了。

    布袋和尚的一生,留下了许多偈语。他的每一首偈语,几乎都是在体现他怎样转化自己的嗔恨心,消除自己的我慢,彻底地破除执著。这种精神,值得我们修行人认真地思考学习。在我们的生活中,心态不平,心态不和谐,棱角很明显、很暴露,这样的人有的是。出家人六种和合,出家人是六和众,布袋和尚就是一个非常非常好的典范。

    布袋和尚有一首偈语:“是非憎爱世偏多。”世间上是是非非、恩恩怨怨的事,多得不得了,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呢?“仔细思量奈我何?”把这些是非憎爱看透了,一切法缘起性空,一切憎恨心、无明火、诟骂、欺凌,你把它当作是空穴来风,与自己一点关系都没有。不管是哪一个人,当他无明火起来的时候,他自己就陷入到无限的痛苦当中。他自己在烦恼,自己在痛苦,我们何必要把他人的痛苦又来痛苦自己呢?完全没有必要。他在骂我,一笑了之;他在憎恨我,少说一句话;他在欺负我,让他三分。这样,彼此就不会结冤仇,自己的心态不会受到影响,健康也不会受到影响。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