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者外,还有许多类似记者工作的“记者型”职业,例如公安工作、交警、保安、国家安全保卫工作者等。
司机——生活不安定的职业:汽车(包括轿车)、火车、轮船等司机,由于工作的特殊性常饥一顿,饱一顿,睡眠不定时,往往根据开车任务而定,有时只可“偷空打个盹”,也不可能朝九晚五地那样规律,睡眠也不定时定量,可能睡几个小时就要再出发。这不仅是交通事故的原因之一,也是司机生物钟颠倒、患病多的主要原因。长时间颠簸劳累、饮食无规律、饥饱不定,他们的肝糖原的合成节律受到干扰,出现低血糖。血糖下降首先受影响的是神经系统,尤其是脑组织。饥饿时会出现疲乏无力、头晕眼花、困顿、定向力和判断力、身体协调力均下降,易发生事故。生物钟学说研究已证实,饥饱不定、睡眠无常,致病减寿。
支配生命活动的人体生物钟的“准点”运转是健康的基础和保证。昼夜轮换的颠倒使生物钟根本无法适应。运转的“错点”为身心带来损害已是不争的事实,也是全球生物钟学说科学家的共识。夜班补贴像是一种奖赏,但它根本不能抵偿所带来的身心损害。工厂、企业的“三班倒”职工,饭店服务业职工,医护人员和通讯、交通系统的职工,新闻、出版单位夜班采编人员等,他(她)们晨昏颠倒,较长时间不能接受阳光照射,造成体内化学物质分泌失调,特别是对光最敏感的松果体,这是人体最高生物钟之一,接受光照的紊乱,使它分泌的褪黑激素发生变化,此激素的紊乱会带来体内一系列的变化,除身心受损外,还会影响情绪、社交、家庭关系。
如果说这些“三班倒”人员是为了需要,“不得不”上夜班的话,那么还有另一类的“夜班工作者”,即当今社会出现的一批新型夜生活者,他们“上夜班”,并不是为了工作需要,而是为了“享受夜生活”的乐趣,或美其名曰“现代文化”。这在当今青年中十分流行,被视为时髦。致使消费结构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过渡,文化娱乐消费比例明显上升。歌舞厅、卡拉ok厅、保龄球馆、乒乓球馆、溜冰场、台球室,每市均有数百家。于是应时而生的,出现了一批夜晚娱乐服务业,包括出租车司机、餐饮娱乐等人员。这些人的生活行为方式比普通夜班者有更多的压力和烦恼,他(她)们长期困倦、虚弱、易疲乏、易病(尤其易感冒、易患肝炎)、肾功能减退、自主神经系统支配的器质性病变加多、早衰、心情沮丧、厌世、睡眠质量差、多噩梦、早醒、醒后难入睡、失眠、年纪轻轻就腰酸背腿疼等。
为工作需要而上夜班者,基本上不是习惯问题,为享受夜生活者则是。值得注意的是,前者可能转化为后者,即为工作需要“上惯了夜班”,现在不需要上夜班了,仍是“夜不成寐”。为“享受”夜生活者起初也未意识到这是坏习惯,只是为了“玩”,在“夜玩”中养成了习惯。不论哪种原因,都希望“夜习”者改掉这种坏习惯。这首先要真正认识到这是一种坏习惯,并具体认识其危害性,才能下决心改正,因为这种改闸不容易,要经过一个时期的痛苦——正常作息反而不习惯了。要想有一个好的身体,就从现在起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不然只能让身体陷入恶性循环,造成总体的生活不规律的坏习,从而影响后半生。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