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世界研究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七节 国家、国际和世界:三种政治(5)(2/2)
    源于周朝的中国天下观念在世界政治理论中最具优势潜力,但需要根据当代问题的变化而进行理论创新。无论如何,周朝的天下观念已经给出了一个良好起点。周朝在开创中国政治时面临的是以一治众、以小治大的特殊局面,于是中国政治思想是从如何处理“世界性”政治问题开始的,然后在世界政治的基本框架内进入国家和国际问题,形成所谓“天下—国—家”政治系统。这一与众不同的政治开端和进路使中国得以优先思考了世界政治问题。天下理论假定,天下之治是一国之治的条件,因此,世界政治的基本原则就是必须创造一种世界制度去保证:(1)优先促进天下公利,即世界各种共同利益或非独占利益,使各国加入天下体系之所得优于脱离天下体系之所得;(2)各国利益形成连锁互制关系,使各国利益之间存在共荣俱损的结构,这是一种和谐结构,我把它处理为优于帕累托改进的“孔子改进”模式参见赵汀阳:《冲突与合作的博弈哲学》,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7(6)。;(3)兼容各种文化或精神体系,承认任何一种文化的自主地位,拒绝把任何一种他者文化看做敌人,在文化兼容的基础上共同创作普遍价值。这样才能化敌为友,创造真正的世界和平。

    世界政治的维度意味着一个未来的“政治学转向”。如前所论,全球化所引发的许多世界性新问题无法在“国家—国际”这一框架中被有效分析和解决,这是因为“国家—国际”框架的容量不够大,而且缺乏世界公共性或世界公心,于是,凡是涉及世界总体的政治问题,比如世界公利、世界制度、世界合作以及文化冲突等问题就超出了国家政治和国际政治的处理能力。因此,政治理论需要一个结构性的改进。如果引入天下维度,把政治理论框架由“国家—国际理论”扩大为“国家—国际—世界理论”,就有能力覆盖所有政治问题。把政治分析的重心从国家—国际政治转到世界政治上,这是我们所期望的政治学转向。

    国家政治、国际政治、世界政治构成了政治分析的三维框架,所有重大政治问题都可以在这三个框架内被分析,尤其当国家、国际和世界政治被理解为一体化连续互动的多维复合框架,其分析能力将大大增强。在国家、国际和世界三个层次中,可以看到“冲突与合作”这一政治根本问题的有趣变化:国家的形成应该是源于荀子式初始状态而非霍布斯式初始状态参见赵汀阳:《荀子的初始状态理论》,载《社会科学战线》,2007(5)。,即国家总是建立在一个社会共同体之上,于是,国家利益就是社会共同利益,人们互相依存大于互相冲突。作为第一政治的国家政治的核心问题是权力公正。古希腊人(柏拉图等)早就意识到国家政治的根本问题就是公正。显然,只有公正的制度才能使政府获得统治权力的合法性,才能保证社会合作最大化和长治久安。国际政治是第二政治。国际社会的无政府状态大概介于霍布斯状态和荀子状态之间,但令人遗憾地更接近霍布斯状态,特别表现为国家之间没有绝对必要的依存关系,却有绝对必要的利益竞争关系,这决定了国际政治的核心问题是国家安全。正由于国际无政府状态,国际游戏中的所有规则和契约都是本质上不可信任的,这又注定了国际政治就其能力而言不可能化冲突为合作,不可能做到国家政治那样因正政而善治,因此,国际政治不是一种成熟政治。世界政治是可期望的第三政治。国际政治不能做到的事情只能由世界政治去完成。全球化开始在整个世界中制造各种互相依存关系,这是世界社会一体化的准备条件。世界政治的核心问题是世界制度。我们有理由想象,假如能够成功创造一种世界制度(比如天下模式的世界制度)去化冲突为合作,那么,政治将在世界政治中达到最终的成熟。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