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世界研究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一节 人权与人的概念(1)
    第一节 人权与人的概念(1)

    全球化时代的政治最强音莫过于“人权”。人权的政治王牌地位是由1776年北美《独立宣言》、1789年法国《人权与公民权利宣言》、1948年《世界人权宣言》以及1953年《欧洲人权公约》所树立的。人权思想主要以自由主义的个人权利概念为基础,如果进一步追溯,还可以在基督教新教甚至罗马万民法中找到一些渊源。现代性的两大政治基石,民族—国家和个人,在全球化时代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民族—国家逐渐被削弱,而个人却借助人权而越来越强劲。这与全球化之大势是吻合的,全球化在两个方向上试图超越民族—国家:一方面政治问题的规模越变越大,正从国家政治和国际政治走向世界政治;另一方面政治问题的规模越变越小,国家被淡化而个人被强化。全球化的两个政治基本问题就是:如何创造世界和如何反思个人。

    人权之声虽然高昂,但奇怪的是,人权却缺乏一个可信的哲学基础,这一隐患很少被认真反思,原因是,人权已发展为虽无宗教之名而有宗教之实的新宗教。现代以来,人的主体性原则消解了神的权威,人权巧妙消化了基督教的宗教性和自由主义的个人权利概念而成为新宗教,于是,人权实现了由思想向信仰的转变。当人权变成拒绝怀疑的信仰,它在思想上就死了,只剩下思想的尸体——信念。以人权为据去批评各种事情好像变成了不证自明的正确政治行为而人们乐此不疲,而对人权的质疑也似乎天生政治不正确。

    由西方话语霸权所误导的人权政治制造了全球化时代的新意识形态斗争。一方面,西方以西方所解释的人权概念去指责非西方国家人权供给不足;另一方面非西方国家又试图回击西方批评。不过,非西方国家常见的反驳策略并不成功甚至相当可笑,主要有这样几种辩护策略:(1)试图证明自己国家的人权状况正在逐步得到改善,并没有像西方所批评的那么糟糕;(2)反过来指出西方同样存在尚未解决的人权问题;(3)鼓吹文化多元论或相对主义。其中,策略(1)是愚蠢辩护。它预先承认了西方标准,即使把自己的错误说成小错,那也已经一败涂地;策略(2)是幼稚辩护,而且不成立,因为别人的错误不能用来为自己的错误辩护,更不是自己犯错误的正当理由;策略(3)是弱者辩护。这种辩护不算特别愚蠢,但也不高明。这是唯一值得分析的策略。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