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帝王故事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清(5)(2/2)
    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1661-1722),年号康熙。康熙皇帝即位时只有八岁。根据顺治皇帝的遗命,由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四位大臣辅政。

    这四大臣都是元老,其中索尼是四朝元老,资格最老,年纪也最大;遏必隆人比较软弱,苏克萨哈声望浅,唯独鳌拜专横霸道,肆无忌惮。他自恃功高,连索尼也不放在眼里。他野心勃勃,想趁着皇帝年幼,把索尼等人一一除掉,自己独揽大权。于是,他绞尽脑汁,决定先从苏克萨哈下手。苏克萨哈是正白旗人,鳌拜是镶黄旗人。顺治初年,睿亲王多尔衮曾把镶黄旗应得之地给了正白旗,把另外一块土地给了镶黄旗。这件事已过了二十多年了。鳌拜却翻这个旧案,提议要各归原地。这件事闹得本来已安居乐业的旗民怨声载道。当时受命处理此事的直隶总督朱昌祚、巡抚王登联、大学士苏纳海三人体察民情,奏请停止。康熙召见四位辅政大臣,询问此事。鳌拜当着康熙的面发怒道:“苏纳海拨地迟误,朱昌祚阻挠国事,都是目无君上,应一律处斩。”康熙问索尼等人的意见,索尼因素来不喜欢苏克萨哈,遏必隆则胆小不敢表示异议,两人都附和鳌拜。只有苏克萨哈俯首无言。鳌拜怒目而视,对康熙说道:“臣等所见皆同,请皇上发落!”康熙犹在迟疑,鳌拜竞走向御座前,提起御笔,写道:“苏纳海、朱昌祚、王登联不遵上命,立即处斩。”也不管康熙是否同意,就将此矫旨付与刑部执行。三位大臣就这样不明不白的做了冤鬼。

    康熙见鳌拜如此专横,遂有意亲政。索尼等也奏请皇上亲政,唯独鳌拜不发一词。到了康熙六年,索尼病逝。鳌拜愈加恣肆妄为,苏克萨哈恐怕不能免祸,就上了一个奏折,请求去守皇陵。奏折中有“如线余息,得以生全”的话。康熙看了奏折,很不高兴,鳌拜乘机授意议政大臣列苏克萨哈二十四条罪状,要把苏克萨哈凌迟处死,所有子孙都要杀头。康熙为此大感震惊。他知道鳌拜与苏克萨哈久有仇隙,必欲置之极刑,于是不准所请。鳌拜在康熙面前力争,康熙坚决不允。鳌拜大怒,居然攘臂上前,欲饱以老拳。康熙毕竟年少,吓得惶恐失色。可怜苏克萨哈终遭杀害。

    这样,朝政实际上就操纵在鳌拜一个人手里了。对此,康熙虽然痛心疾首,但他不动声色。他先给鳌拜、遏必隆加一等公,第二年又加鳌拜、遏必隆为太师。有一次,鳌拜托病不上朝,要康熙亲自前往问候。当康熙进入鳌拜的寝室,御前侍卫发现鳌拜脸色有变,急忙到床前揭席一看,里面横着一把刀。康熙神色从容,不怒反而笑道:“刀不离身,是我们满族的风俗,不足怪也。”回宫以后,康熙向各王府中,选了百名子弟,年龄均与康熙相仿,拜年少有力者学扑击之戏,并练习武艺。不到一年,个个练得拳术精通,武艺高强,连康熙也学得了不少本领(从此,清宫中建立起善扑营的制度,由近臣率领)。一日,康熙召鳌拜入宫议事。鳌拜不防有他,进入内廷,见康熙端坐在上,两旁站立的便是那一班少年贵胄。鳌拜毫不在意,走到康熙面前,问道:“皇上召臣何事?”康熙竖起龙目,怒斥道:“鳌拜,你知罪么?”鳌拜昂头答道:“臣有何罪?”康熙道:“你结党营私,陷害功臣,罪不胜举,还说无罪!”鳌拜听罢此语,恼羞成怒,还想作当年攘臂故态,康熙大声喝道:“左右与我拿下!”鳌拜还厉声相抗:“哪个敢来拿我?”一言未毕,众少年已蜂拥而上,把鳌拜揿翻在地,打得头破血流,奄奄一息。随后,康熙召康亲王杰书和遏必隆入内,命两人拖出鳌拜,叫他们据实讯鞫,不得徇私。康亲王等勘定鳌拜罪状三十条,请旨灭族。康熙总算念鳌拜效力多年,从宽免死,着革职拘禁,家产抄没。遏必隆也削去太师职衔及后加公爵,其他党羽皆诛杀殆尽。从此以后,文武百官才认识到康熙虽然年轻,却是个英明果断的皇帝。

    康熙亲政二年后,苏克萨哈以及苏纳海、朱昌祚、王登联等被冤杀的人都得以平反昭雪。

    (取材自《清史稿·本纪·圣祖》、《清史稿·索尼》、《清史稿·鳌拜》、《清史稿·苏克萨啥》、《清史稿·遏必隆》、《东华录》)

    18.康熙与新旧历法之争

    说起这新旧历法之争,要从汤若望说起。汤若望是德国传教士,明崇祯二年,由徐光启推荐入朝任职。到清初,又受到顺治帝和摄政王多尔衮的信任,职掌钦天监。这钦天监就是主管历法的机构。汤若望用西洋新法修正旧历,编定一部新历书,由多尔衮命名为“时宪历”,多尔衮又下令从顺治二年开始,用新法颁行天下。汤若望极受顺治的重用,被赐予“通玄教师”的封号,又加官至通政史,进秩正一品。

    饮天监原本设置回回科。汤若望既用新法,废除了旧法,因而也就逐渐废置了把持旧历法的回回科。这引起回回科官员的不满。顺治十四年四月,原回回科秋官正吴明炫上疏弹劾汤若望,要求恢复使用旧历法。结果不仅弹劾未成,反被判绞罪,幸而遇赦才得以保住性命。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