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明(24)
刘麟还上疏给明世宗,提出国家节约财政开支的十四条建议,革除内府诸监局冒领侵吞的弊端。明世宗很赞赏刘麟的建议,让内府各部门一一执行。不过,这一来内官们却恨透了刘麟。
不久,明世宗采纳谏官的意见,停止中外杂派工役。刘麟便发牒文将浙江、苏州、松江等地的织造也都停止了。刘麟疏忽的是,江南织造中有一小部分是专门为皇帝后妃们提供袍服的。于是,内官刘勋见有机可乘,便在明世宗面前告了刘麟一状。节俭节到皇帝头上,这还了得,于是乎,刘麟便被革职还乡。
户部尚书梁材的命运同刘麟有相似之处。梁材砥节守公如一日,明世宗一向很看重他。逢到考察京官,命梁材主持;逢到有重大案件难审理,又命梁材兼掌刑部事。明世宗曾感叹地说:“如果有十二个像梁材这样有能力的尚书,我可以无忧天下了。”
当时京城大兴土木,调役外卫班军四万六千人。武定侯郭勋以班军实际人数不足,要求朝廷拨银两另外雇役民夫。梁材坚持不拨款,郭勋大为气愤,便向明世宗告状。梁材辩道:“京师班军实有四万余人,已经足够了,不必再雇役民夫消耗国库。”明世宗对梁材节约开支的做法颇为赞赏,所以没有同意郭勋的要求。
郭勋十分气愤,便翻出过去的老账,向明世宗告状,说梁材向来不按规矩办事,随意“变乱旧章”。原来,几年前,明世宗因为崇尚道教,常常请道士设坛斋醮,需用大量龙涎香,而龙涎香是贵重物品,梁材为节约开支,常常以购置不到为由,只偶尔提供一部分,所以当时明世宗为此一直很不高兴。现在郭勋翻出旧账,明,世宗便想到龙涎香的事,果然大怒,于是,以梁材“洁节俭之名而误事”的罪名,撤了梁材户部尚书的官职。
所以封建社会里,皇帝虽然经常表彰节俭理财,但是一旦理财理到皇帝头上,理财者就没有好下场了。
(取材自《明史·刘麟》、《明史·梁材》)
69.青词宰相
明世宗崇信方术,宫中每年用黄蜡二十余万斤,白蜡十余万斤,香品数十万斤,这些东西都是用来斋醮的。为了炼出长生不老药,明世宗竟听信方士的话,通过虐待童女获得炼药的原料,这种炼药法称为“先天丹铅”。嘉靖二十一年,皇宫里发生了一起官婢造反的事件。据说,杨金英等十六名官婢联合起来,趁明世宗熟睡的时候,要把明世宗勒死。她们有的用绳子系脖子,有的用抹布堵嘴,有的骑在身上用力勒绳子,明世宗被搞得几乎断气。可惜她们不熟悉打绳扣,绳子收不紧,明世宗的叫喊声传到门外,皇后带人赶到,十六个造反宫婢全部被捕斩首。
自从发生了宫婢造反事件后,明世宗便移居内宫,不再跟大臣见面,每日里只是斋醮求仙,不再管朝廷的事。当时,只有道士陶仲文可以常见明世宗,明世宗也只呼陶仲文为师傅而不呼名字。
为了表示对方术的虔诚,明世宗为其父母和自己都加了遭号,其父号为“三天金阙无上玉堂都仙法主玄元道德哲慧圣尊开真仁化大帝”,其母号为“三天金阙无上玉堂总仙法主玄元道德哲慧圣母天后掌仙妙化元君”,其自号为“灵霄上清统雷元阳妙一飞玄真君”,后加号“九天弘教普济生灵掌阴阳功过大道思仁紫极仙翁一阳真人元虚圆应开化伏魔忠孝帝君”,再号“太上大罗天仙紫极长生圣智昭灵统元证应玉虚总掌五雷大真人玄都境万寿帝君”。
在斋醮仪式上,要用一种青词。这是写给天神的奏-袭又,一般是骈俪体,因用硃笔写在青藤纸上,所以称青词。明世宗常搞斋醮,许多能文大臣因撰写青词而节节升官。有一个叫袁炜的翰林侍读,因为青词撰得好,升为宫保、尚书,后来又升为户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入阁参预机务。袁炜在青词中撰过这样一个对联:“洛水玄龟初献瑞,阴数九,阴数九,九九八十一数,数通乎道,道合元始天尊,一诚有感(上联);岐山丹风两呈祥,雄呜六,雌鸣六,六六三十六,声闻于天,天生嘉靖皇帝,万寿无疆(下联)”。有一次明世宗养的一只猫死去,便命儒臣撰青词斋醮,袁炜的青词上有“化狮作龙”的话,明世宗看了十分欢喜。
严讷,也是因为青词撰得好,很得明世宗欢心,由太子太保兼武英殿大学士,入阁参预机务。还有李春芳、郭朴,都是因所撰青词得宠,被明世宗授武英殿大学士入阁参预机务。袁炜、严讷、李春芳、郭朴四人,当时被人称为“青词宰相”。
(取材自《明史·陶仲文》、《明史·袁炜》、《明史·严讷》、《明史·李春芳》、《明史·郭朴》)
70.一起有背景的冤狱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