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帝王故事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元明(20)
    元明(20)

    谁料到,第二年十一月,皇太子朱见济却得病死了。明景帝只有一个儿子,无法再立太子,于是,御史锺同、礼部仪制郎中章纶相继上疏说:“宗社之本在储位(太子),宜恢复朱见深的太子名分,此事不能拖得太久。”明景帝读了疏章大怒,将锺同、章纶下到锦衣卫大牢。

    进士杨集给兵部尚书于谦写信,信上说:“奸人黄竑迎合皇帝的意思,上疏换太子,不过是想邀功,逃避他的杀人罪。你是国家柱石,难道也贪恋官职,不想一想后果么?现在章纶、锺同在狱中受苦,而你却坐享高官厚禄,还好像很廉正很清高的样子,你不感到有愧么?”于谦将信给太子太保王文看,王文看了以后说道:“这书生不知道朝廷里关系复杂,不过,很有胆识,应提一级官职使用。”明朝原来的规矩,考中进士后,一般任命知县,经王文、于谦向明景帝建议,以后进士及第,便委任为知州,就是从这时开始的。

    给事中徐正上书要求见明景帝,于是明景帝便在便殿召见他。徐正要明景帝屏去左右后,说道:“现在朝廷中和社会上都有一种想法,就是盼望太上皇复位和盼望沂王(朱见深)恢复太子位,陛下应该有所警惕。陛下应该将沂王迁出沂州,搬到另一个不让人知道的地方去,同时增高南宫城墙儿尺,伐去城边的高树,南宫门的锁也应该用铁灌注锁眼,这样,太上皇就出不来了。这都是预防复辟的好办法。”

    明景帝一听大怒,虽然明景帝也在日夜担心会有复辟的事,立朱见济为太子、废朱见深太子位,就是为了自己坐稳皇帝位子,而且传给自己的儿子。但是,怎么容许你徐正一言道破呢?于是把徐正贬到铁岭卫充军。但是,徐正提到的伐去南宫城边的高树倒有点道理,而且御史高平也曾提议过城边多树不安全,于是明景帝下令伐去城边高树。当时正值酷暑天气,太上皇常倚树憩息,忽见有人来伐树,摸不透这是什么意思,觉得很奇怪。

    景泰七年冬,明景帝得了重病,当时因为太子位迟迟不能确定,朝廷内外都议论纷纷。武清侯石亨见明景帝一病不起,朝臣们一再请求复立朱见深为太子,皇帝又不允许,心想,不如干脆请太上皇复位,这样中外可以安定下来,况且自己也可以捞到功赏。于是,石亨便联络都督张軏、太监曹吉祥、太常卿许彬等人商议复辟的事。

    天顺元年正月十六日晚,石亨等人聚集千余兵士,赶到南官,砸开南宫门,将明英宗扶上车子直奔大内。当时门卫还阻挡,明英宗大声道:“我是太上皇!”门卫哪敢阻挡。明英宗坐上皇帝宝座后,让人鸣钟鼓,开诸大门。

    此时已是十七日清晨了,文武百官正侯明景帝视朝,进入火大殿后,石亨宣布:“太上皇已复位!”于是百官朝拜明英宗。

    明英宗南宫复辟后,废明景帝仍为郕王,安置西宫,废皇后汪氏仍为郕王妃。然而,一再在朝廷声称“社稷为重,君为轻”,并且说明景宗“天位已定,谁敢妄议”的于谦,尽管是最后决策把明英宗从蒙古人也先那里迎回来的关键人物,却被明英宗所杀,暴尸街头,成为皇权争夺战中的牺牲品。

    (取材自《明史纪事本末·南宫复辟》)

    61.侥幸活下来的皇帝

    明孝宗朱祐樘(1487-1505)在位十八年,行了不少德政,史称“弘治中兴”,而明孝宗亦被史家称为“中兴之令主”。然而明孝宗当初能够生存下来却是一个侥幸。

    明孝宗的母亲,是贺县人,本来是少数民族土官的女儿,明宪宗成化年间被明军掳入宫中。因为她懂得文字,便做了女史,专门管理宫里的图书。

    有一天,明宪宗来到藏书处,见到这位女史,谈了几句话,觉得这位女史应对很有意思,很高兴,便召幸了这位女史。不久,这女史便有了身孕。

    当时明宪宗最宠幸的是万贵妃。万贵妃是个忌妒心很强的女人,她原是宫里的一个宫女,成化二年为明宪宗生了个儿子,被封为贵妃。不料儿子不满一岁便夭折,从此再没有怀过孕。所以后宫若有人怀了孕,万贵妃便恨之入骨,秘密派人强使堕胎。柏贤妃生下了一个儿子,被明宪宗册封为太子,据说就是被万贵妃把毒药下在汤里毒死的。

    女史怀孕的消息不知怎么传到了万贵妃的耳朵里,她十分忌恨,便派了一个女婢去调查消息确实否。这是个好心的女婢,她调查了一番,回报万贵妃道:“怀孕的消息是误传,其实女史不过是腹中生了个结块而已,已病得不轻了。”万贵妃这才放了心,乃将女史谪居到安乐堂。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