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帝王故事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元明(19)
    元明(19)

    原来,军队大乱时,明英宗下马盘膝面南而坐,身边只剩下一个太监。有一个蒙古兵走近来要剥明英宗的衣服,明英宗不让,这个蒙古兵挥刀想砍。旁边另一蒙古兵拦住道:“此人行动有点怪,先别杀,带走再说。”明英宗被带到也先的弟弟赛刊王那里,明英宗问道:“你是也先?是伯颜帖木儿?是赛刊王?是大同王?”赛刊王一听大惊,赶紧报告也先道:“部下俘获一人很不寻常,莫不是大明天子?”于是,也先找来两个中国俘虑辨认,那两人一见,说道:“是天子。”也先大喜道:“我常常祷告上苍,求大元一统天下,现在果然有了应验,是天助我也。”堂堂大明天子,就在太监王振的瞎指挥下,成了蒙古族首领也先的俘虏。

    (取材自《明史·宦官·王振》、《明史纪事本末·土木之变》)

    59.明景帝登极守御

    正统十四年秋,明英宗朱祁镇亲自率兵北征蒙古人也先。明英宗率兵走后,皇太后把文武百官召入宫中,说道:“皇帝率六军亲征,已命郕王代理朝政,群臣一切都要听郕壬的号令。”郕王朱祁钰,是明英宗的弟弟。

    不久,皇太后又下诏立明英宗的长子朱见深为皇太子,同时命郕王辅佐。皇太后这样做,是为了安定民心,意思是明英宗在外万一有什么意外,皇位继承还是会按正常秩序进行的。

    不料,八月十五日,发生了土木堡之变,明英宗做了蒙古人的俘虏。八月十九日,京城得到快报,朝廷上下,人心惶惶。八月二十九日,皇太后派太监金英传旨说:“皇太子幼冲(年纪太小),郧王宜早正大位,以安国家。”当时皇太子只有两岁,朝廷中文武大臣都认为国家正处在危急关头,人心惶惶,应该有一个年富力强的人当皇帝,所以一听到土木堡的消息,便纷纷上章劝朱祁钰登位,朱祁钰一直辞让。现在,皇太后有话了,所以大臣们纷纷又上章要朱祁钰遵从皇太后的旨意。朱祁钰答应了,于九月初行大礼登上皇帝位,这就是明景帝(1449-1457)。在登位仪式上,明景帝还遥尊明英宗为太上皇。

    明景帝登位以后,首先就是定王振“惑乱主上”的罪。王振已在土木堡被乱军杀死,于是籍没王振的家产。据说王振的住宅有好几处,每处住宅豪华得像皇宫一样,器服珍玩无以计数,一尺大的玉盘就有十面,有七八尺高的珊瑚,金银堆了好几间屋子,良马竟有万匹以上。于是全部收归国库,王振的家族,不论老少,一律斩首。王振的同党,如他的侄子锦衣卫指挥王山、内使马顺、彭德清等几十人亦都斩首。同时,明景帝任命于谦为兵部尚书,任命武清侯石亨为京师总兵管,还任命了不少明英宗时被贬谪的贤良官员,朝廷渐渐安定下来。

    再说,明英宗被蒙古兵抓获以后,蒙古族首领也先便以明英宗为人质,来到大同城下,提出要大同都督拿出大量金银来赎回明英宗。大同都督郭登紧闭城门,不予理睬。明英宗派人传话说。“我与你郭登是亲家,现在见我如此,为什么竟吝惜一点金钱不肯救我。”郭登派人回话说:“臣奉命守城,不敢擅自开启城门。”也先又带着明英宗到了宣府,宣府总兵杨洪也紧闭城门不予理睬。这年十月,也先以送明英宗还京为名,大兵进犯紫荆关,京师严密戒严,也先因京师戒备严密,不敢轻意攻击。

    也先屡次声言要将明英宗送还京城,朝廷大臣多数主张和也先讲和,以便迎回明英宗,破费点钱财也值得。但是兵部尚书于谦力排众议道:“社稷为重,君为轻。”意思是:君主个人的安危没有国家的安危重要,不同意向蒙古族也先屈服。

    第二年七月,也先觉得将明英宗作人质向朝廷索钱的办法行不通,明景帝登上皇帝位后,明英宗这个太上皇在朝廷眼里其实已经不再重要。也先也看到了这一点,觉得与其自己养着个太上皇,不如把太上皇送回去,所以便派使者向朝廷提出:只要朝廷肯答应与蒙古族和亲(联婚),就可以把太上皇送回。

    礼部尚书胡濙等人认为也先这个条件并不过分,可以接受。但明景帝不同意。第二日,明景帝将文武百官召到文华殿,说:“朝廷因为和亲会坏事,所以决定同蒙古族断绝关系,而现在你们又提出和亲的事,是什么道理?”吏部尚书王直说:“太上皇现今在受苦,按理应该去迎回来,请一定派使者去办理,不要他日后悔。”明景帝听了很不高兴,说道:“我不是贪这个皇帝的位子,是你们大臣强要我做的,现在又纷纷要去迎太上皇回来,我的皇帝位于是不是也要让出来?”大臣们吓得都不敢再说一句话。只有兵部尚书于谦从容地说:“天位已定,谁敢妄议。”要明景帝放心,皇位一旦定了,不可能轻意改换。明景帝这才说:“就依你的主张办,就依你的主张办。”

    于是由礼部右侍郎李实任正使,大理寺少卿罗绮为副使,组成使团赴北部边疆同也先谈判。明英宗见到李实,哭着说:“我是受了王振的迷惑,才有今天这样的下场。”又问李实道:“你们带了衣服来没有?”李实答道:“过去使者来,都见不到太上皇,我这次来只是同也先谈判,并没想到能见到太上皇,所以没有带衣服来。”于是将自己带的衣服拿出来献给明英宗替换。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