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自毁长城
宋高宗一心要与金人议和,秦桧更怕岳飞阻挠他的阴谋。给事中范同向秦桧献计:让三大将韩世忠、张俊、岳飞进枢密府,表面上是升官,其实是解除他们的兵权。秦桧大喜,立即密奏高宗,召回三大将“论功行赏”,拜韩、张二人为枢密使,岳飞为枢密副使。这样,岳飞被调离了军队。金太子兀术写信给秦桧,说:“必杀飞,始可和。”秦桧也深知岳飞是和议的最大障碍,也是他的最大威胁,所以千方百计要除掉岳飞。这一阴谋,显然得到高宗的默许。秦桧的同党、谏议大夫万俟高与岳飞有仇,于足秦桧鼓动万俟卨上奏章弹劾岳飞,又煽动中丞何铸、侍御史罗汝楫交章弹劾,给岳飞加的罪名是:金人攻淮西,岳飞按兵不动,又打算放弃山阳等等。岳飞为此不得不上奏章请求免职。高宗顺水推舟,罢了岳飞的官。秦桧当然不会就此罢休,又利用大将张俊与岳飞的矛盾,叫张俊设计劫持岳飞手下的大将王贵,还诱使一个叫王俊的出面诬告张宪(岳飞的得力勇将)图谋夺回岳飞的兵权。秦桧马上派人逮捕岳飞父子,与张宪对证。岳飞被捕时,从容笑道:“皇天后土,可表此心。”高宗和秦桧起初命何铸审讯岳飞。岳飞当堂撕裂自己的衣服,让何铸看他背上所刺“尽忠报国”四字。这四字深入肌肤,清晰可见。何铸查不到证据,知道岳飞是冤枉的,自然审不下去。高宗、秦桧又改命万俟卨审理此案。卨顿生毒计,诬陷岳飞曾有书信给张宪,要张用假情报欺骗朝廷;又捏造岳云曾有书信给张宪,要他设法让岳飞重掌军权。这两封书信本属虚构,自然没有实据。万俟卨又捏造说这两封信被烧掉了。就这样,构成了岳飞和张宪、岳云的重罪。这样的冤狱,自然难以掩天下耳目,很多大臣都为岳飞辨冤,却都遭到压制。大理寺丞李若朴、何彦猷,大理卿薛仁辅都因说岳飞无罪而被免职。宗正卿士亵以全家百口保岳飞无罪,结果被流放到建州,并死于流所。布衣刘元升因上书高宗为岳飞呜冤,而送掉性命。愤愤不平的韩世忠亲自去见秦桧责问有何证据,秦桧居然回答说:“飞子云(指岳飞的儿子岳云)与张宪书虽不明,其事体莫须有。”韩世忠大声说:“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由于实在拿不出任何证据,难以成狱,于是秦桧手写一纸条交与狱吏,命他们在狱中将岳飞秘密处死。试想,如果没有高宗的允许,秦桧又怎敢这样。故《宋史·岳飞传》说:“昔刘宗杀檀道济,道济下狱,嗔目曰:‘自坏汝万里长城!’高宗忍自弃其中原,故忍杀飞。”宋高宗自毁长城,也正是要取悦金人。所以,杀害岳飞的真正罪魁,除了秦桧,还有南宋高宗赵构。
可惜,一代英雄就这样屈死于昏君与权臣之手。岳飞死时才三十九岁。养子岳云被押赴市曹处斩,家财抄没,全家发配岭南。
(取材自《宋史·岳飞》、《宋史·秦桧》、《宋史纪事本末卷七十·岳飞规复中原》、《宋史纪事本末卷七十二·秦桧主和》)
42.得秦桧“喜而不寐”
秦桧,字会之,江宁人。宋钦宗时曾任殿中侍御史、御史中丞等职。徽钦二帝被金人俘虏,秦桧跟随二帝到金国。金主把秦桧赐给他的弟弟挞懒,得到挞懒的信任,让他参谋军事,又任命他为随军转运史。挞懒领兵攻打楚州时,秦桧带着妻子王氏及婢仆从金军中回归。据秦桧自己说是杀了金人看守他的人,夺了船航海而回。当时,朝廷中有很多人对此表示怀疑,说秦桧同,何桌、孙傅等人同被拘执,为什么唯独秦桧能回来,而且自燕至楚二千八百里之遥,又要过河,又要渡海,这一路上怎么会没有阻拦,又怎么可能杀掉看守人南逃,而且还不是一个人逃回,而是带了妻子、仆从一道回来?他会不会是金人派遣回来的内奸呢?史书说“秦桧在金庭首倡和议,故挞懒纵之使归也。”这话是有根有据的。本来秦桧在宋钦宗时,曾竭力反对与金人议和,现在态度起了180。的大转弯。他回来后,大肆鼓吹“如欲天下无事,须是南自南,北自北。”意思就是南宋只能偏安于江南,把北中国让于金人。秦桧第一次被宋高宗召见,就拿出他起草的《与挞懒求和书》。这样的一个人,宋高宗却对他信任备至,称赞他为“佳士”,还说“桧朴忠过人,朕得之喜不成寐。”当即,任秦桧为礼部尚书,并赏赐银帛。
绍兴元年,宰相范宗尹离任。秦桧想得到相位,就扬言:“我有两条计策,可以轰动天下。”有人间他:“既然如此,为什么不说呢?”秦桧说:“如今没有宰相,不能实行。”这些话传到了高宗的耳朵里,高宗当年就拜秦桧为相。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