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辽金(19)
这年四月,金兵带着已成为俘虏的宋徽宗和宋钦寒回归本国,所有皇后、妃嫔、亲王等,按宫中的名册,全部抓走。另在原北宋京城汴京成立一个傀儡政权大楚国,立原北宋王朝主和的宰相张邦昌为大楚皇帝。宗泽闻讯,立即领兵赶到大名,想渡河截金军归路,夺还被俘走的徽、钦二帝。但他所盼的各路援兵一路也未到,终于因势孤力单而没有成功。
张邦昌被立为伪帝以后,金兵一退,立即感到京城中原宋王朝臣民的舆论压力,于是,他把原来哲宗的被废的孟皇后迎入延福宫,尊为宋太后,后来又恢复其元祐皇后称号,垂帘听政,表示自己仍然忠于宋王朝之意。宋哲宗是宋徽宗之前的宋代皇帝,是宋徽宗的哥哥,孟皇后早在宋哲宗绍圣三年被废出皇宫,成为女道士,所以皇宫名册中早已没有她的名字,这次反而得免于被俘去金国之厄,重新恢复皇后身份,真是“祸兮福所伏”了。元祐皇后和多数原宋室大臣都主张迎康王赵构即帝位,于是张邦昌辞去金人给他的大楚皇帝称号,派使者带着“大宋受命之宝”的印玺迎接康王赵构回京城当皇帝。元祐皇后以太后身份手书告于天下,要康王继承皇位大统,手书中说:“汉家之厄十世,宜光武之中兴;献公之子九人,唯重耳之尚在。”意思在于,期望康王赵构能像汉光武帝中兴汉王朝、晋文公重耳复兴晋国那样,恢复宋王朝的声威。究竟赵构能否做到这一点,要看他今后如何当皇帝丁。
当年五月,康王赵构即皇帝位于南京(原名宋州,今河南省部分地区,治所在睢阳,即今河南省商丘县南,是宋太祖赵匡胤当节度使时的驻守地),改靖康二年为建炎元年,是为南宋高宗。
(取材自《宋史·本纪·高宗》、《宋史·后妃下》、《宋史·宗室三》、《宋史·宗泽》、《宋史·叛臣·张邦昌》、《续资治通鉴·宋纪九十七·钦宗靖康二年、高宗建炎元年》)
35.用李纲虎头蛇尾
南宋高宗赵构,在即皇帝位的初期,做了一些好事,其中之一就是拜李纲为相。
李纲原来是北宋力主抗金的名臣。宋钦宗要是能坚持重用李纲,也不至于父子一起当俘虏。现在,南宋高宗终于要起用李纲了,这就引起那些主和派大臣的恐慌。中丞颜岐居然连上五道奏章说:“张邦昌是金人所喜欢的,还应再拜他为相;李纲为金人所恶,虽已下诏拜相,还是应该乘他还没到京城时把他罢免了。”这是要皇帝喜敌国金人之所喜,恶金人之所恶,一切看金人的眼色行事。这时的宋高宗还算明白,他对颜岐说:“我做皇帝,恐怕也是金人所不喜欢的吧。”言下之意是,你是否打算也罢免我呢!这一下,颜岐张口结舌,一句话也答不上来。不过他还不死心,又把自己的奏章给李纲看,企图让李纲自己主动引退。宋高宗听说李纲到达京城。派人迎接慰劳,又是赐宴,又是召见。李纲见了高宗,涕泪交流,高宗十分感动。李纲谈起颜岐的奏章,斩钉截铁地说:“我但知有赵氏,不知有金人,自然为金人所恶。说我的才能不足以任宰相可以,说我为金所恶所以不当宰相则不可。”高宗说:“我久已了解你的忠义智略,要使敌国畏服,四方安宁,非拜你为相不可,望你不要推辞。”
当时还有一个大臣叫范宗尹的,官拜右谏议大夫,也附和颜岐,说李纲名过其实,却有“震主之威”,以此阻挡李纲的拜相,但高宗不听他的,还罢了他的官。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