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人灭辽后,于是与宋朝讨论归还燕地的问题。
所谓燕地,实际上是一市八州。一市是燕京,在今北京城西南。八州是:涿州(今河北省涿县、雄县、固安县一带)、易州(今河北省易县一带)、檀州(今北京市密云县一带)、顺州(今北京市东北部)、景州(今河北省景县一带)、蓟州(今天津市蓟县及河北省三河、玉田、丰润、遵化等县)、平州(今河北省卢龙县一带)、营州(今河北省昌黎县一带)。合称燕京八州。当时,涿、易两州已由辽将郭药师带着土地和驻军降宋。平、营两州金人不肯归宋,实际上金人同意归还的只是燕京一市和檀、顺、景、蓟四州。
谈判过程相当吃力。因为宋军打辽国时吃了败仗,这些地方是金军打下来的。所以金人气焰甚高,把已降宋的涿、易两州一道算进去,认为燕京六州总的赋税一年可达六百万贯,如今归还宋朝,宋朝仅像过去给辽国每年五十万岁币远远不够,要求大大增加给金国的岁币。在谈判过程中,宋新任燕山府路转运使吕颐浩,根据他这阵子供应前方粮草的经验,上书宋徽宗提出:“开边太远,兵力不足,其势难守,目前在供应军需上已经穷力竭财,再加上每年送给金方的岁币,今后如何能长久保持?”宋徽宗大怒,给吕颐浩以降职处分。就连代表宋方和金国谈判的副使马扩也想不通,认为这是贪小利而遗后患,将来绝对守不住。但首席谈判使者赵良嗣却向他打招呼,说宋徽宗对燕地誓在必得,不必再提意见了。
这时,宋徽宗周围的主要决策人,宰相王黼、枢密使童贯,都是奸佞小人,大批正直、有远见的大臣早已被逐离朝廷,所以宋徽宗竟然同意每年给金人一百四十万贯岁币,而且一下子先付两年,换得燕京四州。双方定约后,金人将燕京四州的金帛、子女、职官、民户席卷而去,宋徽宗耗费几百万,得到的不过是几座空城。
但是,宋徽宗却是踌躇满志,任左丞王安中为庆远军节度使,河北、河东、燕山府路宣抚使,加知燕山府,总管燕京六州;詹度和辽国降将郭药师同知府事,即担任王安中的副职。又因为宋神宗有遗训,谁能收服燕地,就封谁为王,而和金国夹攻辽国的建议,是宦官童贯最初把燕人马植(即赵良嗣)带回来提出的,所以在宣和七年封童贯为广阳郡王。但是,就连最初提出夹攻建议,后来又一直担任谈判使者的赵良嗣,都已看出,和金国的盟约并不可靠。他在私下里对人说:“这次谈判所订和约,只能保三年而已。”宋之朝臣,上上下下都知道,同金国的盟约不可靠,但是没有人敢讲话。
那时候,由于刘延庆败于辽军时,十余万军队不战自溃,所以宋朝驻守新得的燕山府兵力,靠的是辽国降将郭药师。辽国在同金国打仗节节败退时,曾把辽东金国占领区逃往燕山一带的难民,招募为军,号为怨军,后又改名常胜军,由郭药师统帅。郭药师带着八千常胜军和涿、易二州降宋后,扩大招兵至三十万人。宋徽宗对郭药师很信任,不断提升他的官职。郭药师手握重兵,十分骄横,对王安中、詹度,都不放在眼里。
这时,以平、营两州投降金国的原辽国守将张觉,受到当地军民的反金情绪的影响,打算叛金降宋。张觉手下有自己训练的丁壮五万人、战马千匹。他派人暗中和王安中、詹度、郭药师联系。王安中报告宋徽宗。宋徽宗起初还比较谨慎,认为刚和金国订了盟约.不宜接受金国将领投降,只能保持联系。但是,王安中、詹度都认为,张觉降宋,可以增加宋军守边实力,都对张觉表示欢迎。张觉于是致函宋朝请降。宋徽宗为此听取大臣们的意见,宰相王黼认为可以接受。光禄大夫赵良嗣则认为:“国家刚刚和金国结盟,一旦接受已成为金国将领的张觉投降,两国关系必然闹僵,后果极为严重,将会懊悔莫及。”宋徽宗原先就想得到平、营二州,现在平、营二州自己归来,他如何肯听赵良詞的,于是降赵良嗣五级,同意接受张觉降宋。拜张觉为泰宁军节度使,派人给他带去手诏,犒赏银绢数万,平、营二州不收赋税三年。张觉大喜,带着弟弟一起离州远迎宋徽宗派来的使者。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