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辽金(11)
当年三月,兖州父老吕良等一千二百八十七人请封禅,入对宫中。宋真宗命引进使曹利用宣谕道:“封禅历代罕行,难徇所请。”吕良等再进言说:“国家受命五十年矣,已致太平。今天降祥符,应该告上天于泰山。”宋真宗又说:“这是大事,不可轻议。”吕良等再请:“愿早行盛礼。”几日后,宰相王旦等率文武百官、诸军将校、州县官吏、蕃夷、僧道、耆寿凡二万四千三百七十人到东上阁门,请封禅,上表五次。四月,皇宫内的功德阁,又发现了天书。宋真宗于是召权三司使丁谓,问他,如果封禅的话,经费够不够?丁谓回答说:“大计有余。”宋真宗遂决定封禅,当即下诏:“十月于泰山封禅。”并且分别派大官告于天地、宗庙、岳渎诸祠。还下诏说,建造皇帝的行官不得侵占民田,护驾人员的车马如果有践踏庄稼的情况,御史要随时检查处分。
五月,宋真宗又密告封禅礼仪使王钦若说:“上次梦见的神人,这次梦中又来了,神人说,下月当赐天书于泰山了。”大概两次天书都出现在宫中,宋真宗心中有鬼,生怕天下人不相信,认为皇帝自己在制造祥瑞。王钦若心照不宣。到了六月,就向宋真宗报告,泰山上发现了天书,并且奏报了详细经过:“木工董祚在泰山醴泉亭北看到一幅黄帛曳于林木上,因为不识帛上的字,就报告皇城使王居正,王居正见帛上有皇帝御名,便驰告给臣,.臣取得帛书后,就地建造了道场,然后将天书跪奉中使送请皇上御览。”宋真宗得到王钦若的奉书后,立即亲自带大臣出迎天书,迎得后,将天书安放在含芳园的正殿。宋真宗朝天书再拜后,要大臣陈尧叟启封。天书上说:“汝崇孝奉,育民广福。锡尔嘉瑞,黎庶咸知。秘守斯言,善解吾意。国祚延永,寿历遐岁。”读完,召百官观看天书。左右奏皇苑中有五色云,读天书毕,有黄云如凤停于含芳园正殿上空。百官经过商议,给宋真宗一个尊号,称他为:崇文广武仪天尊道宝应章感圣明仁孝皇帝。
九月,皇城使刘承珪到崇政殿献上新制的天书法物,并且奏言;有十四只鹤飞来庆贺。天书扶持使丁谓奏言:有双鹤围着放天书法物的车辇,飞舞好久。第二天,宋真宗对丁谓说:“昨天我看那飞鹤,只是在车辇上空飞过,如说是飞舞好久,恐怕不实,卿的奏书有些夸大,应该改一下。”丁谓对宋真宗再拜说:“陛下以至诚奉天,以不欺临物,所改的虽只几个字,其精神使臣深受教育。望陛下交给中书省载入《时政记》。”宋真宗点头同意。同月,宋真宗亲自演习封禅的礼仪。
十月,宋真宗从汴京出发,历时十七天,来到了泰山。王钦若等先献灵芝草三万八千余株。斋戒三天后,宋真宗头戴通天冠,身穿绛纱袍上山,到了山门后,又改了一套服饰,乘步辇登山。途经险峻之处,宋真宗就下辇步行。上山后,宋真宗享吴天上帝于圆台,以宋太祖、宋太宗配祭,命百官享五方帝诸神于封祀坛;仪卫使奉天书于上帝之左,进行了一整套的封禅仪式。山下传呼万岁,声动山谷。第二天,将四方所献的珍禽奇兽全部在山下放生。然后大赦天下,平时大赦所不能赦免的罪犯,也一律赦免。赐天下酶(聚饮)三日。
宋真宗从京师出发之日,就吃素,一直到封禅完毕,回来的路上,才恢复肉食。他对大礼使王旦等百官说:“有劳你们吃素这么多天。”王旦等都再拜,不吭声。只有马知节说:“吃素只是陛下一人,臣等在路上时,私下都是吃荤的。”宋真宗问王旦说:“知节所讲的话,是否属实?”王旦再拜说:“确是实话!”
宋真宗自从泰山封禅回京后,群臣都争颂功德。大中祥符二年,丁谓上《封禅祥瑞图》,宋真宗令百官观看,于是百官都奏符瑞,献赞颂。只有崔立上书说:“如今徐、兖大水;江、淮大旱;无为烈风;金陵大火;这都是上天示儆,戒陛下不要骄矜。而到处在献云雾草木等祥瑞,这对治理天下之道有什么助益?”宋真宗看了上书后,置于一边不加理会,不过也未开罪崔立。
大中祥符四年,宋真宗又准备祭于汾阴。这一年大旱,谷价上涨。龙图阁待制孙奭三次上书指出,一批奸邪之臣引导宋真宗“撰造祥瑞,假托鬼神,才毕东封,便议西幸,轻劳车驾,虐害饥民,……是陛下以祖宗艰难之业,为奸邪侥幸之机,臣所以长叹而痛哭也!”又说:“《春秋》书云:“国之将兴,听于民;将亡,听于神。’希望陛下三思。”宋真宗自己心中有鬼,虽然知道孙奭的话有道理,不责怪他,但也听不进去,照样西行以祭汾阴,又一次重演了一场祭神的闹剧。此后,宋真宗还是不断地讲梦见神人,许多臣子也不断报告祥瑞,终身不改。不过,宋真宗有一好处:他明知祥瑞是假,所以对于一切忠谏的臣子都不加罪,只是自己坚持不改而已。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