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帝王故事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宋辽金(10)
    宋辽金(10)

    寇准告退,出门时,正好遇到殿前都指挥使高琼。高琼是宋太祖、宋太宗时的老臣,一向勇猛剽悍,寇准对他说:“太尉深受国恩,何以报国?”高琼说:“琼乃武人,愿效死力。”寇准于是与高琼入见宋真宗,慷慨陈词,再次要求宋真宗北上澶州,并且说:“陛下若以臣言不对,可问高琼。”高琼说:“寇准之言甚是。随驾军士父母妻子都在京城,陛下若弃之而南去金陵,军士必定不肯随行,会中途逃亡。愿陛下北上澶州迎敌,敌军已疲,臣等愿以死效力,必破敌军无疑!”于是宋真宗这才再次决策北上,立即动身,当日到达卫县(今河南省淇县)。

    辽军当时已经三面包围位于黄河之北的澶渊北城,宋大将驾前东面排阵使李继隆严守北城,用强弓手控扼要害部位,正好辽军统帅萧达兰骑马靠近澶渊北城探看地形,宋军伏弩大发,碰巧一箭射中萧达兰前额,辽军抢救回营后,不治而死。萧达兰是力主北进的辽军统帅,他这一死,辽军士气大衰。萧太后大哭,罢朝三日,心里更加想与宋军议和了。李继隆则立即派人向宋真宗告捷,并且建议说:“澶渊北城房屋狭陋,圣驾请暂驻南城。”

    宋真宗一行继续北进,到达澶渊南城,以驿舍暂作皇帝行宫,准备住下。寇准坚持请宋真宗渡过黄河,驾幸北城,说:“陛下不过黄河,则人心危怠。敌人尚未泄气,仍不足以示威决胜。如今我大宋在河北部署了几路劲兵,足以控制局势,后续大军正在源源不断开赴前线,陛下一到北城,士气大振,必胜无疑。”高琼也坚持请宋真宗驾幸北城。佥署枢密院事(副枢密使)冯拯在一旁呵责高琼,认为他对皇上失礼。高琼说:“你以文章达两府要位,如今敌骑猖狂犯境,高琼等筹策退敌方案,你反而责怪我无礼。你为何不写首诗来击退敌人呢?”宋真宗这才同意驾幸北城。到了大船搭成的浮桥边,轿夫将宋真宗的轿子停在河边等待命令,高琼用马鞭抵着轿夫的背说:“快抬!已经到了这里,还有什么好犹豫的?”宋真宗于是下令过河。

    宋真宗一到澶州北城,登上城门楼,张开黄龙旗,城内城外的军士都高呼万岁,声闻数十里,气势百倍。宋真宗召见李继隆等大将,又赐诸军酒食及钱,以示慰劳。

    辽军已失统帅,又听到宋真宗御驾亲征,更想议和了。但是议和的条件则是,要求归还辽国关南旧地。宋真宗的意思是:关南等旧地是宋初祖宗手上留下来的,绝不可让出,如以此条件议和,宁可打仗;其他许以金帛等条件,则可以商量。双方使节来往,议和条件逐渐接近,最后快达成协议,宋使曹利用面见宋真宗,问每年可以许给辽国多少金帛,宋真宗说:“百万以下,你可以作主,不得已时,百万亦可。”曹利用出来后,宰相寇准对他说:“虽然圣上同意每年赂辽金帛百万,但你如果同意赂辽三十万以上,我就斩了你!”曹利用到辽营,果然谈定,每年送辽国金帛三十万。

    和约签订之前,寇准再次提出一个歼灭辽军的方案,对宋真宗说:“趁辽国失去统帅、我军又士气大振的有利时机,进行一次决战,这样可保边境百年太平。若是用每岁略金帛的办法,几十年后,又要打仗了。”宋真宗说:“两军交战,百姓困苦,我不忍百姓受到连累。几十年后,自会有能抵御辽军的人。”终于双方订立和约。因为澶州属澶渊道,所以历史上称这次和约为澶渊之盟。

    宋真宗回汴京后,认为寇准决策御驾亲征有功,待寇准甚厚。主张宋真宗退居金陵的王钦若十分忌妒。有一次,寇准遐朝,宋真宗目送寇准退下。王钦若没有退下,对宋真宗说:“陛下敬畏寇准,是因为他对国家有功吗?”宋真宗说:“当然。”王钦若说:“澶渊一战,陛下不以为耻,反而认为寇准有功,臣感到很奇怪。”宋真宗听后愕然,说:“你这话是什么意思?”王钦若说:“城下之盟,春秋时人们就认为是耻辱。陛下以万乘之尊在契丹兵临城下时结盟,难道不是耻辱吗?”宋真宗听他这一说,自然心情不好。王钦若又说:“陛下知道赌博吗?赌博的人,在钱快要输光时,会将所有剩下的钱财全部押上去,最后碰一次运气,这叫做:‘孤注一掷。’陛下亲征澶州,这不就成为寇准所下的孤注了吗?”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