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九年,宰相李训和太仆卿兼御史大夫郑注等大臣为唐文宗谋划,打算除去专权骄横的宦官王守澄、仇士良等人。李训在筹划过程中,曾暗中派人与刘从谏联络,刘从谏表示支持。李训、郑注事败时(参见《甘露之变》一文),仇士良放纵神策军对朝中大臣及市民大加杀掠,死者一千多人。刘从谏因拥兵在外,未被波及,他对仇士良的暴行十分愤忿。
甘露之变后,唐文宗成了傀儡皇帝,刘从谏还是屡次上书为被杀的大臣们呜冤,要求朝廷为他们平冤,并揭露仇士良的罪恶。仇士良电诬告刘从谏身怀异心,窥何朝廷。唐武宗(840-846)即位时,刘从谏献一匹九尺高的马给朝廷。唐武宗不收、退回,刘从谏以为是仇士良从中作梗,怒杀其马,从此和朝廷互相猜忌,刘从谏于是招纳亡命之徒,修缉兵仗器械,准备和唐朝廷对抗。
会昌三年四月间,刘从谏一病不起,对其妻裴氏说道:“我对朝廷忠直,而朝廷不明我志。我死后,他人来主持此军,则我家无炊火矣(即被灭)。”乃与宾客张谷、陈扬庭合谋仿效河北诸藩镇传位给后代的做法,任其嗣子刘稹为牙内都知兵马使,侄刘匡周为中军兵马使,孔目官王协为押牙亲事兵马使,刘守义、刘守忠、董可武、崔玄度分将牙兵。刘从谏病死后,刘稹秘不发丧。王协为他出谋说:“当如宝历年间那样,不出百日,朝廷旌节自至。”宝历元年,刘从谏之父刘悟死时,刘从谏便是袭其父节度使之职的。刘稹于是派牙将姜崟赴京谎称刘从谏病重求派国医,刘稹又遣监军崔士康奏称刘从谏疾病,请命其子刘稹为留后。唐武宗派使者去接刘从谏来东都洛阳治疗,命刘稹进京另授官爵,又叫刘从素写信给其子刘稹速到京城,刘稹不从。
唐武宗召集宰相讨论此事,宰相们大多认为:“回纥势力还在,边境犹须警备,出兵征讨,国力不支,请以刘稹知军事(即委任刘稹为昭义节度使)。”谏官和群臣发言的都赞成这个主意。因当时藩镇的势力很大,朝廷难以控制,常常允许他们子孙世袭节度使之职。所以宰相们如此主张。只有李德裕表示不同意,他说道:“泽潞藩镇(昭义节度使管辖泽、潞、邢、洺、磁五州,简称泽潞)事体与河朔三镇不同。河朔习乱已久,人心难化,所以历朝置之度外。泽潞近处心腹,德宗朝便不许世袭,到敬宗时,因不恤国务,宰相又无远略,刘悟死时,迁就其子刘从谏让其袭位。从谏跋扈难制,今垂死之际,又擅自以兵权付给竖子。朝廷若因而授之,则四方之镇谁不想仿效其所为,天子威令再也无法施行矣!”唐武宗问道:“卿有何术可以制服他呢?果真能够克制他吗?”李德裕回答说:“刘稹所依靠的河朔三镇。只要镇州与魏博两镇不同他合作,那刘稹就无能为力。其山东兰州(即邢、沼、磁),可委任镇州、魏博二镇去进攻之,同时遍告将士,贼平之日厚加官赏。如果镇、魏两镇听命,那么刘稹一定被擒获。”
唐武宗听后大喜道:“吾与德裕同之,保无后悔。”于是决定出兵讨伐刘稹。
唐武宗即令李德裕起草一份诏书给成德节度使(管镇州)王元逵和魏博节度使何弘敬(原名何重顺,唐武宗赐名为弘敬),令他们向刘稹所管辖的地盘进攻。于是一场讨伐藩镇自立的战争开始了。以后参加这场讨伐战争的还有河阳节度使王茂元,河东节度使刘沔,河中节度使陈夷行,麟州刺史石雄,患义节度使王宰和武宁节度使李彦佐等。这年七月间,唐武宗下令王元逵、李彦佐、刘沔、王茂元、何弘敬五道齐进,刘稹求降皆不得受。
七月下旬,刘稹上表自陈:“亡父从谏为李训(唐文宗时宰相)雪冤,言仇士良罪恶,由此为权幸所恨,说臣父心怀异志,故臣不敢举族归朝。乞陛下稍垂宽察,活臣一方。”魏博节度使何弘敬也上表为之申诉昭雪,但这两份奏表都被宰相压下不报。
这场战争从会昌三年七月打起,一直打到会昌四年八月,刘稹被部将郭谊杀死、昭义军投降时为止。昭义降将郭谊、王协等一百五十多人送到京城后,全部被杀。这也是李德裕的主意。
唐武宗消灭刘稹一族,大大加强朝廷对藩镇的控制,李德裕在这场战争中立了大功。因此在战争结束后,唐武宗下诏,加李德裕太尉、赵国公。李德裕坚决推辞,唐武宗对他说道:“恨无官赏卿耳。卿若不应得,朕必不与卿。”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