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五代(41)
藩镇和宦官,是唐末两大弊政,削平藩镇对巩固中央集权有利。但是刘从谏支持唐文宗打击宦官的方针,其结果却是后代在唐武宗手中灭族,祸福之间,也就真个很复杂了。
(取材自《旧唐书·本纪·武宗》、《旧唐书·刘从谏》、《旧唐书·刘稹》、《旧唐书·李德裕》、《资治通鉴·唐纪六十三、六十四·武宗会昌三年至五年》)
66.敕使和樵夫
敕使就是皇帝的使者,替皇帝传达圣旨的人,唐代后期常由宦官担任,故唐人亦称宦官为敕使。唐宣宗(846-859)大中八年九月里的一天,有位敕使路过硖石(属陕州,治所在今河南三门峡市东南),停在驿站歇息,用餐时驿吏捧出一盘饼给他吃,敕使嫌饼黑,勃然大怒,将驿使揪住,举起马鞭一顿好打,驿吏苦苦哀求,说此地年成不好,粮食歉收,还请贵人高抬贵手。敕使不理,直将驿吏打得血流满脸才罢手。
敕使走后,驿吏不服,向陕虢观察使高少逸诉冤告状。高少逸将饼封好,连状子一起送给唐宣宗看。敕使回京后,唐宣宗即召见他,将饼拿给他看,责备他说:“深山中有这样的食物也是很难得的。”于是将这个敕使发配到恭陵充军。
唐宣宗李忱少时经历艰难,知道民间的疾苦。即位后生活比较节俭。大中元年二月,关东旱,他即减膳停乐(古时帝王用膳时要奏乐)、出宫女、放鹰隼、停止营缮建造;他的衣着也比较朴素。
敕使的事发生不久,也就是这年秋九月里的一天,唐宣宗出苑城北打猎,遇见一个樵夫,便下马和樵夫攀谈起来。唐宣宗问樵夫说:“你是哪县人?”樵夫回答说:“泾阳县。”唐宣宗又问:“县令是谁呢?”樵夫回答说:“李行言。”唐宣宗又问:“为政如何?”樵夫答道:“办事坚决果断。曾有北司(指宦官)管辖的禁军的几个军人犯强盗之罪,县令将他们全都杀了。”
唐宣宗回宫后,将李行言的名字写在帖上,贴在寝殿的柱子上。这年冬十月,唐宣宗下诏提升李行言为海州刺史。李行言进宫拜谢时,唐宣宗赐他金紫衣绶,问他道:“卿可知为何衣金紫吗?”李行言说不知道。唐宣宗命人取下寝宫殿柱上的名帖给他看,告诉他事情的原委,李行言这才明白。
几天后,唐宣宗下诏为甘露之变时被宦官所杀的大臣王涯、贾餗等雪冤。在这之前,又捕杀了一批谋杀唐宪宗的宦官。对宦官的势力有所抑制。他在位十四年,为政还比较清明,史书上说,有人称他为小唐太宗。
(取材自《旧唐书·本纪·宣宗》、《资治通鉴·唐纪六十五·宣宗大中八年》)
67.同昌公主的婚葬
唐懿宗李漼(859-873)即位前后,天下很不太平。他即位前的几个月,即大中十三年冬,在浙东暴发裘甫领导的农民起义,起义军攻象山、破慈溪、入奉化、抵海宁,有六万多人。起义军在唐懿宗即位后被镇压下去,但在他当皇帝的第十个年头,即成通九年八月,即在他三十七岁时,又暴发了规模更大的庞勋所领导的桂州戍兵起义。庞勋起义的烈火正熊熊燃烧时,唐懿宗为其心爱的女儿同昌公主(死后谥文懿公主)热热闹闹、极其隆重地办了一场婚事,糜费无数。
文昌公主是唐懿宗最宠爱的妃子郭淑妃所生,郭淑妃选中了左拾遗韦保衡作女婿。文昌公主出嫁时,唐懿宗倾尽宫中的珍玩珠宝作陪嫁,在皇宫附近的广化里赐给她一座十分华丽的住宅,新房的门窗都用珠宝装饰,一切器皿非金即银,井栏药臼和槽柜都用金银做成,还编织金丝线作箕筐,并赐钱五百万缗。
同昌公主婚后,庞勋戍兵起义的烈火越烧越旺。起义队伍从几百人发展到二十多万人,庞勋自称天册将军,在徐泗、淮南一带攻城陷镇,给唐王朝极大的打击,但最后还是被残酷地镇压下去。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