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材自《旧唐书·本纪·穆宗》、《旧唐书·钱徽》、《旧唐书·杨汝士》、《资治通鉴·唐纪五十七·穆宗长庆元年》及《新唐书》有关篇章)
61.崔发之案
长庆四年,唐敬宗李湛(82-826)十六岁那年被宦官拥上皇帝的宝座。第二年,便遇上一件与宦官有关的案子,我们姑且称之为“崔发之案”。
崔发是鄂县(今陕西户县北)的县令。宝历元年里的一天,他在县衙里值班时,忽然听到外面一阵阵喧嚣声传来,他派人出去打听,来人回按说:“是五坊(皇宫中为皇帝养鹰犬之类的部门)人在殴打老百姓。”崔发大怒,派人将这些人抓住,硬把他们拖到庭院里来;这时天色已经昏黑,对面看不清人。崔发审问这些人时,才知道他们是宦官,连忙将他们放走。
被抓的几个宦官回宫后,向唐敬宗哭诉崔发侮辱他们。唐敬宗大怒,即令人将崔发抓来关在御史台的监狱里。这天正逢大赦。崔发和狱中的囚徒被押出来站在宫阙下,等待时刻一到便释放。这时忽然涌来数十个宦官,手持木棍对崔发一阵乱打,崔发被打得满脸是血,牙齿也打掉了。御史台的官员赶紧用席子将崔发遮盖起来,崔发才没有被打死。唐敬宗令人仍将崔发关进监狱里,而将其他囚犯释放。
宰相牛僧孺看到唐敬宗被小人所包围,估计谏劝不但无用反而遭祸,便请求离京担任外官,唐敬宗让他去当武昌节度使。
宰相牛僧孺一走了事,崔发仍然被关在监狱里。唐敬宗贪于玩乐,一个月难得上朝几次。一次朝会时,给事中李渤出班奏道:“县令(指崔发)不该拖中人(宦官),中人也不该殴打陛下的囚犯,他们的罪相同。然而县令所犯在大赦前,而中人所犯在大赦后。中人横暴到如此地步,若不依法惩办,臣恐四方藩镇听到后,会生轻慢朝廷之心。”谏议大夫张仲方也挺身而出,他说:“陛下实行大赦而崔发得不到赦免,鸿恩布于天下面不行于御前,雨泽遍被于昆虫而独遗崔发。”其他谏官也纷纷出来为崔发讲话,唐敬宗就是听不进去。散朝后,崔发还是被关在牢狱里。
几天后,唐敬宗宠信的宰相李逢吉得知许多官民为崔发鸣不平,便婉转地劝告唐敬宗说:“崔发拖曳中人,实是大不敬,但他的母亲是故相韦贯之的姐姐,年近八十,崔发下狱后,她积忧成疾。陛下以孝治天下,这事还请陛下怜惜照顾才好。”唐敬宗这才有点动心,说道:“那些谏官只说崔发受冤,不说他大不敬,也没说他有老母。如卿所言,朕为何不赦他呢?”当即命中使(宦官)去宣布免崔发之罪,由中使送他回家。
崔发的老母见到儿子和中使后,拿起拐杖当着中使的面,对崔发连打四十下,这显然是故意打给中使看的了。
(取材自《旧唐书·本纪·敬宗》、《资治通鉴·唐纪五十八·敬宗宝历元年》)
62.两次遇刺
唐敬宗在位三年,便有两次遇刺,第一次在长庆四年四月间,即他即位的三个月的时候。先说这第一次。
长安市上有个算命先生名叫苏玄明,他有个要好的朋友叫张韶,此人在皇宫中的染坊当役夫。长庆四年四月里的一天,苏玄明对张韶说道:“我为你卜了一卦,你命当升殿堂(当天子),与我共享。今主上日夜击球打猎,多数时间不在宫里,你我大事可图也。”
张韶相信了苏玄明,便暗中联络染工一百多人。四月十匕日这一天,张韶、苏玄明等人将兵器藏在作染料用的紫草堆中,用车装载进入银台门(在大明宫的东面,北面便是玄化门),准备等到晚上起事。当他们的车子进入宫门后,几个太监发现车子十分沉重,与往日不同,起了疑心,便上前盘问。张韶发急了,从紫草堆中拔出刀子将盘问他们的太监杀死,众人换上事先准备好的服装,拿起武器,大喊着奔向皇宫。宦官宫女们见一群人持刀而入,大惊失色,急将官门关闭。这时唐敬宗正在清思殿击球,宫人跑去向他报告。平日唐敬宗对右神策军中尉梁守谦比较宠信,每当左右神策军两军对垒角力比赛时,唐敬宗总是袒护右军。他听到有群人来刺杀他时,慌得六神无主,直往右神策军的住处跑去,左右侍从对他说道:“右军路远,不如到左军去。”他这才跟着众人来到左神策军处。左神策中尉马存亮闻讯急忙出迎,抱着唐敬宗的脚哭泣。这时唐敬宗已浑身无力,马存亮将他背起送入军中,遣大将康全艺带骑兵迎战张韶等人。唐敬宗这时想到两位太后(太皇太后郭氏和皇太后王氏),马存亮又派出五百骑去迎太后。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