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五代(24)
麟德二年春二月,唐高宗和臣子们淡起隋炀帝,说道:“炀帝拒谏而亡,朕常以为警戒,虚心求谏,可竟然没有进谏的人,为什么呢?”开国元勋、老臣李勣回答说:“陛下所为尽善,群臣还有什么可以进谏的呢?”《资治通鉴》在李勐的这段话后面加了一个注,注文是:“褚遂良、韩瑗之死,不惟拒谏,且杀谏者矣,群臣谁敢复谏乎!”
事实如此,连李勣这样资格极老的大臣都不敢进谏,还有什么人敢再去批逆鳞呢!武皇后对凡是不利于她掌权的人虐杀无赦,这点大家已经看得十分清楚了,谁还会用鸡蛋去碰石头呢?在的淫威下,一些人变得圆滑世故,这是必然的。可李玄感这个小小的实习官,居然敢于揭发唐高宗的弊政,确是不易;不过,也幸好他没有直接牵涉到武皇后的权力问题,故而唐高宗不办他的罪时,武皇后也没有插手此事。李玄感总算保住一条小命,且在历史上留下“凤鸣朝阳”的美名。但在那个时代里,像李玄感这样的人,又有几多呢?
(取材自《旧唐书·本纪·高宗》、《旧唐书·许敬宗》、《新唐书·许敬宗》、《旧唐书·长孙无忌》、《资治通鉴·唐纪十九·高宗永淳元年》、《唐鉴·高宗麟德二年》
37.铁血手腕的女皇帝
自从唐高宗立武昭仪为皇后以后,他实际上已是个名存实亡的皇帝了。弘道元年十二月,唐高宗病死,太子李显继位,是为唐中宗,尊武后为皇太后,实权掌握在武太后的手里。后人称武太后为武则天,则天是她死后的谥号。她原先叫什么名字,史书上没记载,登帝位后取名为曌(照),叫武曌。但一般通称她为武则天。
武则天垂帘听政,仍旧感到有点隔靴搔痒,心里很不满足,总想有朝一日自己当上女皇帝。她时刻等待时机,要用铁血手腕,扫除阻挡她掌权的一切障碍。唐中宗即位后,改元嗣圣,立妃子韦氏为皇后。嗣圣元年二月里的一天,唐中宗要任命韦皇后的父亲韦玄贞为侍中,又要授他的奶娘为五品官。这之前,他已将韦玄贞由普州参军提为豫州刺史,现在又要提他为侍中,刚当皇帝两个月,便一再要提岳丈的官,中书令裴炎表示不同意,他觉得韦玄贞没什么功劳,不应一再提拔。唐中宗大怒,说道:“我就是把天下送给韦玄贞,又有何不可呢,何况是侍中。”过后裴炎心里有些怕,去报告给武则天听,两人密谈后,定下一策。隔天,武则天在乾元殿召见文武百官,中书令裴炎和中书侍郎刘纬之、羽林将军程务挺等人带兵上殿,宣读太后武则天的诏令:“废中宗为庐陵王。”宣毕,程务挺上前扶中宗下殿。中宗十分惊慌地间道:“我有何罪?”武则天回答说:“你要将天下送给韦玄贞,怎么能说无罪呢?”令人将他软禁起来。另立豫王李旦为帝,这李旦也是唐高宗和武则天所生之子。李旦即位,是为唐睿宗。唐睿宗实际上另居别殿,一切政事由武则天裁决。
唐高宗有八个儿子,其中四个乃武则天所生,这四个皇子,除中宗李显、睿宗李旦外,还有代王李弘和章怀太子李贤。代王李弘于唐高宗显庆元年立为太子,上元二年二十四岁时,一天他母亲武则天请他喝酒,酒后突然暴死,据说是因他对母亲所作所为有所不满,有时也进言几句,便被生母武则天毒死。章怀太子李贤在李弘死后被立为太子,李贤聪颖好学,颇有才识,为时人所称道,也深为唐高宗所看重,有人还说李贤有其祖父唐太宗的遗风。这就引起武则天的忌恨,于高宗永淳二年将他贬到巴州,不久又派人到巴州逼他自杀。中宗李显被软禁后,眼下只剩下这个睿宗李旦在当傀儡皇帝。武则天的宗旨是:谁妨碍她独掌大权,妨碍她登上皇帝的宝座,她便用铁血手腕将谁除掉,即使是亲生儿子也不例外。唐高宗和别的妃子生的另四个儿子,除早夭者外,其余三人也是贬的贬,杀的杀,李氏宗室和后妃被贬被杀的就更多了。
睿宗登位时改元为文明,但到九月间,武则天便下诏改元为光宅,史书上称为则天后的年号。武则天掌权以后,在大杀李氏宗亲的同时,又逐步重用武家的亲族,朝臣人人自危,迫使一些李姓的宗族大臣起来反对她。光宅元年九月,眉州刺史英公李敬业被贬为柳州司马,其弟周至县令李敬猷被免官,还有长安主簿骆宾王等人也被贬官。李敬业兄弟本是唐朝开国元勋李勣的孙子,武则天争皇后的位子时李勣还帮了大忙。李勣死后,武则天对他的子孙并不照顾,其实李勣原姓徐,归唐后才赐姓李。这李敬业后来又被改姓徐,称之为徐敬业。徐敬业被贬官后,对武则天更为不满,便约定一些志同道合者聚会扬州,在扬州起兵讨伐武则天。骆宾王还起草了一篇讨伐武氏的檄文,文中说武民出身寒微,巧言令色,善于伪装,心狠手辣,豺狼成性,亲近小人,残害忠良,杀姨屠兄,弑君鸩母等,号召天下人起来反对她,文章的最后两句:“试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颇有气魄。这是一篇流传千古的奇文,对武则天可以说是坏话骂尽。武则天读了这篇讨伐她的檄文后,不但不发怒,还称赞好文笔,问是何人所作,有人回答她说是骆宾王写的,她叹了口气说:“有此文才而得不到重用,这是宰相的过错。”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