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材自《旧唐书·太宗诸子·吴王恪》、《旧唐书·太宗诸子·蜀王倍》、《旧唐书-太宗诸子·恒山王承乾》、《新唐书·宗室·长乐王幼良》、《资治通鉴·唐纪八·太宗贞观元年》、《资治通鉴·唐纪十一、十二·太宗贞观十一、十七年》、《贞观政要·教戒太子诸王第十一》、《贞观政要·规谏太子第十二》)
29.矿石和冶匠
贞观六年里的一天,早朝刚罢,唐太宗回到后宫,怒气冲冲地对长孙皇后说:“总有一天我要杀掉这个乡巴佬。”长孙皇后问他要杀谁,唐太宗说是魏征,他说:“这魏征老在众大臣面前给我难堪,实在受不了。”长孙皇后听罢暗自吃惊,她默默地回到寝宫。过一会,盛妆而出,向唐太宗跪拜祝贺。唐太宗很奇怪,问她:“贺从何来?”长孙皇后回答说:“妾闻古人有言。‘君主贤明,大臣便正直。’如今陛下得到魏征这样正直的臣子,不正说明陛下是贤明的君主吗?君明臣直,天下何患不治,这还不值得祝贺码?”唐太宗一听,恍然大悟,这才释怒,对魏征依然信任如故。
魏征原是李渊长子李建成东宫里的一名属官,深受李建成的重用,当李家兄弟矛盾剧烈时,魏征曾劝李建成先下手为强,早日杀掉李世民,但李建成没有得手。玄武门之变后,魏征被捉,唐太宗很气愤地问他说:“你为什么离间我们兄弟?”魏征毫不畏惧地回答说:“太子早听我的话,也不会有今日的下场。”唐太宗见他临危不惧,又深知他的才干和为人,将他释放,任他为谏议大夫,时常召他入宫询问军国大事和治国之道。魏征也看得出唐太宗决心当个明君,便也竭心尽力,直言进谏。魏征还有一股执着而认真的韧性,认准一个理,便直言到底,唐太宗常被他说服,并多次给他奖赏,又提任他为给事中。一天,唐太宗对侍臣说,他就像是一块未经冶炼的矿石,魏征就像是一位良工巧匠,将他这块矿石提炼成金子;他还将魏征比喻成能照出他过失的一面镜子。可是为什么到了贞观六年,唐太宗对魏征却日出怨言、甚至想杀掉他呢?
原来唐太宗刚即位时,面对着破烂的河山和重重的困难,曾下决心励精图治,奋发图强。君臣们兢兢业业,终于在贞观四年得到好收成,同年又平定了北方屡次进犯的突厥,各族酋长共同尊称唐太宗为天可汗,唐王朝和唐太宗本人在海内外的威望大震,对唐太宗颂扬的话多起来了,他开始飘飘然起来。魏征从历代帝王兴亡的经验教训中,深深感到帝王们都具有地位高贵了容易骄傲、财富增加了容易奢侈的特点,竭力劝阻唐太宗,不要走这条老路,帮他认识到骄则败、奢则亡的道理,依然当面直言不讳地进谏,有时使唐太宗十分难堪,以至恼怒。而唐太宗已不如前几年那样清醒和虚心,于是便出现了对魏征不满的情绪,只是长孙皇后的一席话才使他重又清醒过来。
魏征当然不知道唐太宗曾经出现过想杀他的念头,他只是为唐太宗思想上所发生的变化感到忧虑,依然在寻找机会进谏。贞观七年十二月里的一天,唐太宗与群臣议政时,谈到国家的安危问题,中书令温彦博趁机说:“只希望陛下常常像贞观初期那样,则大善矣!”魏征见机会来了,便紧接着说:“贞观之初,陛下志在节俭,求谏不倦,近来营建渐渐多起来了,臣子们进谏的话也听不大进了,这是你发生变化的地方!”唐太宗听后拍手大笑。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