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声泪惑人行篡谋
萧鸾杀死郁林王萧昭业后,改立萧昭文为帝,史称海陵王。改年号为“延兴”。萧昭文即位时年仅十五岁,宣城王萧鸾坐镇东府,朝政要事全由萧鸾操纵,连萧昭文的饮食起居安排都要经萧鸾的准许。一日海陵王想吃蒸鱼,宫中厨师答道,没有宣城公的命令,不敢做。朝廷内外都对萧鸾的所做所为极为不满,都希望鄱阳王萧锵能发兵入宫,辅佐朝政。唯有萧锵不以为然。原来萧锵想到,自己每次去东府时,萧鸾总是亲自来到车前迎接。二人说到国家大事,萧鸾总是声泪俱下,显得十分忠心于朝廷,故尔萧锵对他深信不疑。
制局监谢粲,私下里对萧锵与随王萧子隆说:“殿下可乘油壁车入宫,把皇上请出来坐于朝堂,你们二王辅佐左右,施发号令,我谢粲等人将官门紧闭,谁敢不从?东府中的人,必定会将萧鸾捆绑起来送至殿前。”萧子隆想按此计行事,萧锵认为兵力都集中在东府,这样干很冒险,心中犹豫。
不久,又有马队主刘巨,苦苦相劝萧锵起事,萧锵渐渐被其说动,于是准备入官。转念想到此举吉凶难卜,复回自家府第,与生母陆太妃话别。可直到太阳落山也不见他出来,此后一连几天徘徊府中。此事被萧鸾闻知,立即派二千人将萧锵府宅团团围住,萧锵就此束手待毙。同时被萧鸾杀掉的还有谢粲、刘巨。
(取材自《南齐书·鄱阳王萧锵》)
81.诛杀十王
南朝齐明帝萧鸾夺得皇位后,连年征战,积劳成疾,不能临朝,想到自己的几个儿子,多未成年,看到齐高帝、齐武帝子孙者日渐兴盛,恐怕成为后患,便想把高、武子孙全都除掉。一日,他故意把这心思透露给太尉陈显达,想听听他的意思,不料,陈显达说:“此等小王,何足介意!”这倒让萧鸾无从再说此事,只得暂不提起。不久,扬州刺史萧遥光进见萧鸾,萧鸾又与他议及此事,萧遥光极力撺掇萧鸾赶快动手。原来萧遥光一向为人心狠手辣。他素有足疾,不便上朝议事,故常乘车从望贤门入宫。每当他入宫与萧鸾密议,萧鸾总是向左右索取香火,供于案上,第、二天就必定有高、武宗亲被杀戮,而萧遥光则视杀人为快事。这次萧遥光见萧鸾有意杀尽高、武后裔,便为萧鸾出谋划策,将高、武子孙,共计十王,一一杀死。他们是河东王萧铉(高帝第十九子,十九岁),临贺王萧子岳(武帝第十六子,十四岁),西阳王萧子文(武帝第十七子,十四岁),衡阳王萧子峻(武帝第十八子,十四岁),南康王萧子琳(武帝第十九子,十四岁),湘东王萧子建(武帝第二十一子,十三岁),南郡王萧子夏(武帝第二十三子,七岁),巴陵王萧昭秀(文惠太子第三子,十六岁),桂阳王萧昭粲(文惠太子第四子,八岁)。
(取材自《南齐书·陈显达》、《南齐书·萧遥光》、《南齐书·武十七王》)
82.一语致祸
南朝齐明帝萧鸾曾经许诺过中领军萧谌,要任命他为扬州刺史,可建武元年,萧鸾当了皇帝后却改任萧遥光为扬州刺史,只任萧谌为南徐州刺史。对此,萧谌大为不快,说:“饭煮熟了,却给别人去吃。”尚书令王晏听到了,暗笑道:“那有谁再给萧谌煮饭呢!”萧谌自持有功,常干预朝政,凡有大臣任用,他都要发表自己的意见。萧鸾便派左右亲信密切观察萧谌的言行,故尔萧鸾对萧谌所说的话,全都掌握,对他深为忌恨。
建武二年二月六日,萧鸾召萧谌、王晏等入宴华林园,宴毕,萧鸾留下萧谌,其余人皆先散去。后萧谌出华林园到中书省。萧鸾派亲信莫智明去向萧谌宣读敕书,说:“隆昌年间废杀郁林王萧昭业,若不是你鼎力相助,我哪有今日,不过现在你一门就管辖二州,兄弟三人又都有封赠,朝廷对你们的报答,不能说不优厚,可你屡出怨言,说什么饭煮熟了,却给别人去吃,这是什么意思?今特赐你一死!”萧谌听完敕书,知事情已无可挽回,就对莫智明说:“天人相去并不遥远,昔日我助萧鸾杀高、武诸王,都是由你往来传话,今萧鸾杀我,你不相救,我将向上天申诉,定要取你的命!”说完,萧谌被赐死于尚书省。到了秋天,莫智明也一命呜呼,都传言是萧谌鬼魂作祟所致。萧谌被赐死后,萧鸾又派人去司州,杀了萧谌的兄弟萧诞与萧诔。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