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帝王故事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三国魏晋南北朝(20)
    三国魏晋南北朝(20)

    (取材自《南齐书·萧谌》)

    九、南朝·梁

    83.“公应以天下为念”

    南朝梁武帝萧衍(502-549)早年在齐竟陵王萧子良开设的“西邸”(文学团体)中结识了范云,对他深为器重。后来萧衍讨伐东昏侯萧宝卷,大军直逼京城,当时范云正在城内。雍州刺史王珍国、侍中张稷策应萧衍,与内宫宦官等人,在夜间直闯含章殿,将萧宝卷杀死,侍巾张稷命博士范云把萧宝卷头颅送去石头城交付萧衍。萧衍因与范云有旧,把他留在身边作参谋,封为黄门侍郎,不久,又把范云升为大司马咨议参军、领录事。

    萧衍入建康城,将东昏侯的余妃纳为己妾,对她十分宠幸,渐渐荒废了朝政。范云曾对萧衍进言相劝,可萧衍依然如故,范云无奈,特邀请护军将军王茂一同入宫谏劝。范云对萧衍说:“昔日汉高祖居山东,曾贪财好色,及到了入关定秦时,他却能财帛无所取,妇女无所幸,范增认为他有大志才能做到这样,后终得天下。今明公刚刚得了建康,天下正希望你有所作为,怎么能被女色所迷,蹈袭昏乱君主的作为,自己搞垮自己的名声大业呢?”王茂接着跪拜道:“范云所言极是,公应以天下为念,不应留此亡国之妇。”萧衍默然。范云又趁机劝说萧衍将余妃赐给王茂。因为萧衍起兵,每每命王茂为前驱,他忠勇过人,功绩卓著,萧衍还未对他有所赏赐,故尔范云有此一言。萧衍明白了范云携王茂一同前来的用意,便应允了范云。第二天,萧衍将余妃赐给了王茂。萧衍又对范云、王茂各赠钱百万。

    (取利自《南史·范云》、《梁书·范云》、《梁书·本纪·武帝》)

    84.沈约争功

    萧衍在“西邸”(文学团体)时,与沈约有旧,待到平定了建康城,便封沈约为骠骑司马。这时,萧衍功业初定,沈约曾劝他称帝,萧衍默而不应。他日沈约又进言说:“今与古不同,不可再以淳朴的民风期待天下事物。士大夫攀龙附凤,莫不是希望能看到自己的尺寸功劳被肯定,从而确保得到禄位。今牧童小儿都知道齐室天数已尽,都说明公乃是当今天子,天文、人事都显出改朝换代的征兆。永元以来,这征兆尤为彰著。谶云:‘行中水(“衍”字——笔者注),作天子’,这不是说得明明白白的吗?天心不可违,人情不可失,这是天命所定,你虽想谦让,恐怕也是做不到的了。”萧衍说:“让我思之。”沈约又说:“公当初在樊、沔起兵之时,就应考虑,今王业已成,还有什么要再考虑的。昔日,武王伐纣,刚取得成功,百姓们便称他为君,武王不违民意,也没有顾虑。公自从取得建康,就已经改变了王朝的气数,眼下定大业,迟一点和快一点是大不一样的,这与周武王的时代不同了。若不早定大业,有违天下人之望,倘若有一人出来表示疑议,就会对你的盛德有损害。况且人非金石,时势变化很难料就。若你能作为天子居京都,公卿大臣各自就位,君臣秩序分定,就无人再有异心。到那时明君在上,为臣在下忠心,还会有谁来作逆贼呢?”萧衍表示赞许。

    沈约离去后,萧衍又召范云商议。范云所言,一如沈约。萧衍说:“智者所见略同,卿明日与沈约一同再来商议。”范云告辞出来,告诉了沈约。沈约说:“明天早上,你要等着我一同前去。”范云答应了。

    第二天,沈约独自一人先去见了萧衍。萧衍命沈约起草诏书,沈约从怀中取出早已准备好的诏书多份,供萧衍选用。萧衍很满意,没作改动。

    不一会儿,范云来了,到殿门口不见沈约,只得在寿光阁外徘徊,口中嘀咕:“咄咄怪事!”等到沈约出来,范云忙迎上去问:“你在什么地方等我?”沈约含糊地把手向左边一指。范云笑说:“幸好见到了你,总算没让我白等。”过了一会儿,萧衍召范云进殿,对范云说:“我以往与沈约接触,大都是在人很多的情况下,故尔不觉得他有与别人不一样的地方,今日方知他才智横溢,我今日才真正了解了他。”范云说:“公今日了解沈约,这同沈约今日才了解你不是一样的吗?”萧衍说:“我起兵至今三年了,诸位同心辅佐于我,各有功劳,都是功臣;然而能助我成帝业者,乃卿二人!”

    萧衍于是杀了齐明帝诸子,自己当了皇帝,从而成为梁武帝。

    (取材自《梁书·沈约》)

    85.支持直臣陆杲

    南朝梁武帝天监五年,山阴令虞肩贪污数百万。御史中丞陆杲奏请皇上收治。中书舍人黄睦之为虞肩托人向陆杲求情,陆杲不答应。梁武帝萧衍听说这事,召见陆杲询问,陆杲答:“有这事。”萧衍问:“卿认识黄睦之吗?”陆杲答道:“不认识。”当时黄睦之正在萧衍边上,萧衍指着黄睦之说:“就是这个人呀。”陆杲对黄睦之说:“你这小人,怎么敢为有罪之人开脱罪名?”黄睦之闻之失色。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