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帝王故事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三国魏晋南北朝(19)
    三国魏晋南北朝(19)

    齐高帝去世后,萧赜继位,是为齐武帝,他顾虑垣崇祖在外将是自已的心腹之患,便命其返京,并密嘱宁朔将军孙景育诬告垣崇祖、荀伯玉二人。永明元年四月九日,萧赜下诏:“垣崇祖凶险无行,他与荀伯玉互为表里,图谋不轨,约期作乱。宁朔将军孙景育洞悉其奸,俱以启奏。除恶务尽,将垣崇祖、荀伯玉收入大狱,以法处斩。”垣、苟二人皆因萧赜的猜疑而丧了性命。

    (取材自《南齐书·荀伯玉》、《南齐书·垣崇祖》)

    78.“不料范云如此忠直”

    南朝齐武帝蔚赜第二个儿子名萧子良,萧赜继位后,封他为竟陵文宣王。萧子良在任丹阳尹时与主簿范云彼此深为信任。萧子良任南徐州刺史、南兖州刺史时,范云也随从赴任。范云时常向萧子良陈说朝政得失,深得萧子良的信赖。萧子良为范云在父皇面前求取俸禄,齐武帝听后说:“我闻范云此人喜好卖弄才学,误你大事,正要将他流放到边远地区去。”萧子良答道:“范云事臣,忠心不二。只要我有不慎之处,他就规谏于我。谏书俱在,已积有百余纸。”齐武帝取之细细观看,见其谏言都非常恳切,直率,不由得嗟叹良久,说道:“不曾料到范云如此忠直,应当命他辅助于你。”齐武帝就此打消了流放范云的念头。

    (取材自《南史·范云》)

    79.后下手遭殃

    南朝齐明帝萧鸾(494-498),安贞王萧道生之子。萧昭业(郁林王)、萧昭文(海陵王)在位时,一直执掌朝中大权,曾封为宣城王。

    隆昌元年郁林王萧昭业怀疑萧鸾有异志,一日询问鄱阳王萧锵:“公可曾闻萧鸾对我有异谋吗?”萧锵答道:“萧鸾在宗亲中,年岁最长,且受先帝重托,岂有他图。臣等年岁皆少,朝廷所系唯萧鸾一人,顾陛下无以为虑。”

    此后,郁林王又与中书令何胤商议除掉萧鸾。何胤是何皇后堂叔,何皇后呼何胤为三父,郁林王也随何皇后呼何胤为三父。郁林王要何胤去杀萧鸾,何胤不敢承担此事,反劝郁林王耐心等待时机。于是,郁林王想出了派萧鸾去西州的生意,这样朝中大事就可不用向他咨询了。萧鸾明白郁林王已开始疑恩自己,便决心加快废黜郁林王的谋划。萧鸾急召其亲信卫军司马、辅国将军萧谌和征南咨议萧坦之密商。郁林王的心腹直阁将军曹道刚怀疑他们有异举,暗中有所戒备。萧谌未能采取行动。那时,始兴内史萧季敞、南阳太守萧颖基,已奉调回京。萧谌想等他们二人到京后,借他们的势力共举大事。萧鸾料及事情可能有变,急告萧坦之,萧坦之又马上转告萧谌,说:“废天子自古以来是大事。已得悉曹道刚、朱隆之等已有戒备,明天你若不行动,就再也没有机会了。我家有百岁老母,岂能坐视祸败?”萧谌闻之,不免有些惊惶,决定阴日行动,先下手为强。

    第二天一大早萧鸾命萧谌、萧坦之等人杀了曹道刚、朱隆之。萧鸾亲自率兵攻入云龙门,他内穿戎服,外披红袍。在匆匆行进中,三次跑丢了鞋。在萧鸾后面紧紧跟着他的心腹王晏、徐孝嗣、萧坦之、陈显达、王广之、沈文季等人。宫中一时大乱。郁林王正在寿昌殿,闻外有变,忙命侍从将内官诸殿门紧闭。又命太监登兴光楼探视情况,太监回报说:“见一人戎装,后面跟着数百人,正在西钟楼下急冲冲改换戎装。”说话间,萧谌已领兵抢先杀入宫中,将寿昌阁封死,不准放人。宿卫将士见有人闯入宫中,纷纷操起弓箭,欲起反抗。萧谌大声说道:“进宫只抓一人,你们都不必惊慌!”宿卫将士听了都不作抵抗,听凭他们所为。

    郁林王无路可走,奔入爱姬徐氏房中,拨剑自刎,不料没有刺中要害部位,只得用帛将头颈缠住,那时萧谌已经杀入,将郁林王押出延德殿。行至延德殿西弄,萧谌将他杀死。

    (取材自《南齐书·本纪·郁林王》、《南齐书·鄱阳王萧锵》、《南齐书·萧坦之》)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