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帝王故事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三国魏晋南北朝(11)(2/2)

    (取材自《晋书·帝纪·孝愍帝》、《晋书·载记·刘聪》)

    五、两晋·东晋

    42.河阳脱险

    西晋元康二年,司马睿官拜员外散骑常侍,又升为左将军,带兵讨伐成都王司马颖,在荡阴被战败,叔父东安王司马繇被司马颖杀害。司马睿怕祸及自身,“打算逃跑。这天夜里,月夜皎洁,司马颖的军队禁卫严密,无法脱身,处境十分窘迫。不一会儿,天空云雾骤至,雷雨倾盆,被抓获者都乘机逃跑,司马睿也得以潜逃。司马颖先前曾下令各关卡不准放走皇室贵人。司马睿逃到河阳,被当地守吏阻拦。跟随司马睿一同逃出来的宋典从后面赶来,见状,一边扬起马鞭抽打司马睿的坐骑,一边笑道:“舍长,官方禁止皇室贵人通过,你怎么也被拦在这里呢?”守吏听宋典的口气,以为此人不是皇室贵人,就放他们过去了。这样,司马睿总算逃到了洛阳。

    司马睿后来到南方建立了东晋政权,成为东晋的第一代皇帝晋元帝(317--322)。

    (取材自《晋书·帝纪·中宗元帝》)

    43.任用王导,安定江南

    东晋元帝司马睿被封为琅邪王时,与王导的关系就十分亲密,后来司马睿做了皇帝,就任命王导为丞相。当时,王导知天下已乱,一心辅佐司马睿,有复兴晋国之志。司马睿也十分器重他。司马睿在洛阳时,王导每每劝他重振晋室天下。司马睿出镇下邳,请皇上任命王导为安东司马。王导为司马睿在军事上出谋献策,尽心竭力。后来,司马睿徙镇建康,江南名士宫豪都不肯归附他,已经上任一月有余,还是不见有人前来拜见,王导十分焦急。因为自东汉末年以来,群雄纷争,天下大乱。大官僚大地主利用政治、经济特权,形成了权重势要的豪门望族,称为士族,成为一股强大的社会势力。直至魏晋,这种士族制度得以确立。一切皇权统治,只有得到士族势力的支持才能稳定。这对,正逢王导的从兄王敦来建康,王导对他说:“琅邪王仁德虽厚,可名望不高,兄威风已振,你应好好辅佐于他。”原来王家也是有名的大族,王导、王敦都很有社会影响。到了三月上巳节,司马睿出外观景游赏,乘坐大轿,十分威仪,王敦、王导及诸多名将都尾随其后。吴人纪瞻、顾荣都是江南有名的望族,正在暗中注意司马睿的情况,见到这样的场面,都十分惊惧,纷纷在道旁拜揖。王导乘此机会向司马睿进计,说:“古来为王者,都对当地敞老待之以宾,对民风民俗,关心保护,自己虚怀若谷,待人一片诚心,以此广招侠义之士。现今天下大乱,九州分裂,大业草创,得天下人心,乃是当务之急。顾荣、贺循等都是江南望旗,应该召见,以团结人心。此二人如能对你信服,江南人心就无不都向着你了。”司马睿于是命王导恭恭敬敬去请顾荣、贺循。二人应命而至。司马睿任命顾荣为军司马,贺循为参佐。于是江南名士望族无不靠拢晋室,百姓们也都心向晋朝。从那以后,司马睿与王导相互依存,江南始得安定。

    (取材自《晋书·帝纪·中宗元帝》、《晋书·王导》)

    44.王敦擅权

    东晋永昌元年正月,大将军王敦在武昌起兵,以讨伐刘隗为名,向东晋京城建康(今江苏南京)进军。镇北将军刘隗劝晋元帝司马睿把王氏家族全都杀掉。王导带领一群堂兄弟及子侄辈二十余人,每天清晨去到皇宫台前候罪。司马睿认为王导一向对朝廷忠节不二,特命人给他送去朝服,召他进见。王导向司马睿叩头谢罪,说:“逆臣赋子,哪个朝代都有,可万万没有料到今日的叛贼出自我王氏家族。”司马睿赤足下坐,握住王导的手说:“茂弘(王导字茂弘——笔者注),我正要把朝廷重任托付于你,何出此言j”晋元帝司马睿如此行事,也是迫不得已。因司马睿当上皇帝后,在皇族中声望不高,只是重用了王导,由他取得了南方士族的支持,才得以坐稳皇位。他既不满于“王与马,共天下”的局面,又无法摆脱对王氏家族势力的依赖,正是无可奈何,只得如此而已。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