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帝王故事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秦汉(58)(2/2)
    崔骃亦有各予当时,曾写过《达旨赋》,内容有近于东方朔的《答客难》和扬雄的《解嘲》,大致是主张儒生处世要以道为准则,用之则行,舍之则藏,但进退都要合于道。这也是一首很有名的赋作。

    (取材自《后汉书·儒林列传》、《后汉书·崔骃列传》)

    118.杀外戚窦宪

    汉章帝死时,年三十一岁。太子刘肇接位时年仅十岁,是为汉和帝(88——105)。汉章帝的窦皇后,在和帝即位后成为窦太后,临朝摄政。每次上朝时,窦太后坐东面,年轻的汉和帝坐西面。群臣上书奏事时,都要缮写两份,一份给窦太后,一份给汉和帝。

    汉和帝并不是窦太后的亲生儿子,而是汉章帝的妃子梁贵人所生之子,由当时的窦皇后取来抚养大的。这件事也有前例可援。原来,汉明帝时,马皇后无子,汉明帝对她说:“人未必当自生子,但患爱养不至耳!”于是要她抚养贾贵人所养之子刘炟,马皇后也尽心抚养,后来刘炟因为是由皇后抚养大的,就自然地成为太子,即位后是为汉章帝;汉章帝也始终尊敬、孝养马太后,对亲生母亲贾贵人反而比较疏远。这道理也很简单,正因为刘炟被公认为是马皇后之子,才能以嫡子身份继承皇位,如果他自己承认是贾贵人之子,就是庶子,皇帝位子就临不到他来坐了。此事在东汉成为故事,所以汉章帝的窦皇后依法泡制,刘肇也是因为由窦皇后抚养大,才能继承皇位成为汉和帝。

    窦太后临朝摄政,她的娘家窦家于是特别显赫起来,长兄窦宪掌握了朝政实权。

    早在汉章帝时候,窦宪因为是皇后之兄,就已骄横不法,曾以很便宜的价格半买半抢地夺取了沁水公主的园田。沁水公主是汉明帝之女,汉章帝的异母姐妹。此事汉章帝发觉后,十分恼火,把窦宪召来,对他说:“你好好想想以前的过失,抢夺公主田园时,同赵高的指鹿为马有何不同?越想越叫人惊怖。过去,永平(汉明帝年号)年中,明帝常常要阴党、阴博、邓叠等外戚相互纠察,所以诸豪戚没有敢犯法者。如今你连贵公主都要枉夺,何况百姓呢?国家要抛弃一个窦宪,不过如丢掉孤雏腐鼠而已!”所以终汉章帝之年,窦宪没有担任要职。如今汉章帝已死,窦太后临朝,窦宪于是任为侍中,内主机密,外宣诰命,一下子成为重臣,权重了,便为所欲为,甚至派人杀了齐殇王之子刘畅。事情发觉后,窦太后大怒,把他关闭在长乐宫(太后官)中,不许出官门,窦宪要求击匈奴以赎死,窦太后同意了,于是窦宪与已降服汉朝的南单子会兵共击北单于,大破北单于,遂登燕然山(今蒙古人民共和国杭爱山),刻石勒功。后来宋代范仲淹《渔家傲》一词说的,“燕然未勒归无计”,就是用的这个汉典。

    照讲,窦宪的军功是很大的,至少不低于汉武帝时的卫青、霍去病,可惜的是,窦宪不懂得过满则溢的道理,不自损抑,反而独揽朝政大权,凡是反对自己的大臣全部逼死,兄弟、亲戚、部下全部委以重任,这就同逐渐年长起来的汉和帝发生了矛盾。汉和帝看起来也是个厉害角色,表面上不动声色,骨子里和宦官中常侍兼钩盾令郑众商量定计,要一举消灭窦宪及其爪牙。当时,这一计划是很不容易实现的。因为不但窦宪权倾朝廷,而且还有窦太后的保护。

    汉和帝在动手之前,先要查看《外戚传》。怕左右透露消息,不敢派左右去找,只得派清河王刘庆私下去找千乘王刘伉,弄到一份,夜里送进王宫。这个《外戚传》是指《史记·外戚世家》呢,还是指《汉书·外戚传》,《后汉书》没有说清楚。当时《史记》已流传,班固的《汉书》还在撰写过程中。班固在汉明帝时曾因“私修国史”的罪名下过狱,书稿没收,后来汉明帝看了没收的书稿以后,赦免班固,任班固为兰台令史,让他继续撰写下去,汉明帝建初年间已完成传记部分。此书在撰写过程中,当世已在流传。所以两者都有可能。汉和帝在这一切准备工作做好后,于是等到一个窦宪及其亲信们都在洛阳的机会,突然下诏执金吾和北军五校尉勒兵屯南、北宫,关闭城门,先将窦宪的亲信们逮捕下狱,然后派谒者仆射收窦宪的大将军印绶,命窦宪与其诸弟都回到自己的分封王国,然后迫使窦宪自杀。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