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59)
《汉书》主要作者班固,曾在窦宪出征匈奴时,被任为中护军,参与谋议。窦宪在燕然山勒石记功的那篇文章,就出于班固的手笔。窦宪败后,洛阳令种竟奉命逮考窦氏宾客,不巧的是,班固家奴曾醉骂过种竟,所以种竟不免借机报复,把班固也作为窦氏宾客逮捕下狱,死在狱中。
汉和帝命班固之妹班昭续成《汉书》。宦官郑众在诛杀窦宪后以功升大长秋,以后参与机密政事。郑众为人比较谨慎,凡有赏功之事,总是辞多受少,但是东汉的宦官参与政事,实自汉和帝用郑众而诛窦宪开始。后来汉和帝又封郑众为鄛乡侯,宦官封侯,亦自此始。
(取材自《后汉书·孝和孝殇帝纪《、《后汉书·窦融列传》、《后汉书·皇后纪》、《后汉书·孝章帝八王传》、《后汉书·班彪列传》、《后汉书·列女传》、《后汉书·宦者列传》)
119.停献龙眼、荔枝
汉代南海郡一直有向皇帝献荔枝、龙眼的制度。因为龙眼、荔枝都是鲜果,摘下几天就要变味,所以要用快马,每十里或五里为一站,一站接一站奔送洛阳,不避山形险阻和虎狼之害,日夜不停,每年荔枝、龙眼果熟时,人马相继死在路上。汝南人唐羌为临武(今临武县,在湖南省东南部,地近广东省)长,看到每年送荔枝、龙眼经过临武的情况,于是上书汉和帝谏劝说:“臣听说上不以滋味为德,下不以贡献为功,所以天子食太牢为尊,不以果实为珍。伏见交阯七郡献生龙眼等,鸟惊风发;南州土地炎热,恶虫猛兽不绝于路,至于触犯死亡之害。死者不可复生,来者犹可救也。此二物(指荔枝、龙眼)升殿,未必延年益寿。
汉和帝接到唐羌的谏书,下诏说:“远国珍羞,本以荐奉宗庙;苟有伤害,岂是爱民之本。通知太官(分管天子膳食之官)不再受献。”从此,南海郡就不再献荔枝、龙眼了。
(取材自《后汉书·孝和孝殇帝纪》)
120.无罪遭祸的外戚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