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辞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四章 打工仔的类型(15)(2/2)
    哦,因为北方有匈奴为患!

    错,对刘恒乃至对汉帝国来说,匈奴不过是疥癣之患,皮肤病大不了让人不舒服,毕竟要不了命。

    真正让刘恒放心不下的,是诸侯国。诸侯国的叛乱,才是心腹之患,心脏病才是最最要命的。

    向刘恒预言,并使刘恒相信诸侯国必定、肯定以及一定会叛乱的,是一个年轻人,姓贾名谊。

    我第一次听到贾谊这个名字,还是在很久以前,读王勃的《滕王阁序》之时:

    “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

    我仔细数了数,天才少年王勃在这一段里列举了历史上最有名的六个怀才不遇、命运多舛的倒霉蛋,其中,贾谊同学名列第三。

    同样认为贾谊命运不济的还有司马迁,他把贾谊和另一个更倒霉、妇孺皆知的人物放在一起作传,那个人名叫屈原。

    提示:贾谊是悲情人物。

    贾谊,雒阳(今河南省洛阳市)人,十八岁的时候就已成名,他成名的原因是,会说书。

    贾谊说的不是评书(评书,这种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曲艺形式据说在距西汉一千八百多年后的清朝初年方才成形),而是诸子百家之书。他博览群书,知古通今,出口成章。

    因为太有才,贾谊被河南郡最高长官吴郡长(郡守)发现,召入门下。

    能识人才的这位吴郡长本身也是人才,系出名门。据说,他是当年秦帝国宰相李斯的学生,是荀况老师帝王之术的嫡系传人。

    吴郡长学以致用,后来因政绩卓越得到升迁,一直升到国家最高法院院长(廷尉)的高位。按时间算,吴廷尉还是张释之的前任。

    吴廷尉作风低调,他的风头远没有他的后任张释之出得大,因此,我翻了很多史书都无法查到他的全名。在廷尉岗位上,他唯一可知的事迹是,向皇帝刘恒推荐了贾谊。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