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伐谋伐交(2)
公元前632年一月,晋文公把军队集中在晋国和卫国的边境上,借口当年曹共公侮辱他,要求假道卫国进攻曹国,遭到卫国拒绝。晋文公迅速把军队调回,绕道从现河南汲县南黄河渡口渡河,出其不意地直捣卫境,先后攻占了五鹿及卫都楚丘,占领了整个卫地。晋军接着又向曹国发起了攻击,三月,攻克了曹国都城陶丘,俘虏了国君曹共公。
晋军攻占了曹、卫两国,但楚军却依然用全力围攻宋都商丘,宋国再次向晋告急求救。晋文公开始感到左右为难了。不出兵救宋吧,宋国国力不支,一定会降楚绝晋;出兵吧,自己兵力单薄,没有必胜的把握,何况直接与楚发生冲突,会背忘恩负义之名。这时,先轸分析了楚与秦、齐两国的矛盾,建议让宋国表面上同晋国疏远,然后由宋国出面,送一份厚礼给齐、秦两国,由他们去请求楚国撤兵。晋国则把曹共公扣押起来,把曹、卫的一部分土地赠送给宋国。楚国同曹、卫本是盟国,看到曹、卫的土地为宋所占,必定会拒绝齐、秦的劝解。这样楚国就会触怒齐、秦,他们就会站在晋国一边,出兵与楚作战。晋文公对此计十分赞赏,马上施行。楚国果然中计,拒绝了齐、秦的调停。而齐、秦见楚国不听劝解,大为恼怒,便出兵助晋。齐、秦的加盟,使晋、楚双方的力量对比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楚成王看到齐、秦与晋联合,形势不利,就令楚军从前线撤退到楚地申,以防秦军出武关袭击它的后方。同时命戍守谷邑的大夫申叔迅速撤离齐国,命子玉将楚军主力撤出宋国。子玉对楚成王回避晋军的方法很不满意,他对成王说:“您过去对晋侯那么好,他明明知道曹、卫是楚的盟国,与楚的关系密切,还故意去攻打它。”楚成王说:“晋侯在外流亡了十九年,遇到了很多困难,而最后终于能够回国取得君位。他尝尽艰难,充分了解民情,这是上天给他的机会,我们是打不赢他的。”但是子玉却骄傲自负,听不进楚成王的劝告,仍要求楚王允许他与晋军决战,并请求增加兵力。楚成王勉强同意了他的请求,但不肯给他多增加兵力,只派了少量兵力去增援他。于是,子玉以联军元帅身份向陈、蔡、许、郑四国诸侯发出命令,相约共同起兵。他的儿子也带了六百家兵相随。子玉自率中军,以陈、蔡两队为右军,许、郑两队为左军,直向晋军扑去。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