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礼仪风俗(1)
中国人把礼节的细节看做行为得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分等级都遵守这些礼仪的细节。我们不可能过高地估计它们的重要性。它们很容易被忽视。但是如果你想在东方人中立住脚,如果你想和他们做买卖,你就必须要遵守。他们以这些细微琐碎的标准评价一个人的品质。
在中国,礼仪比道德更加重要。中华民族比其他民族都更加讲求遵守外在的形式。礼仪可以被称为一种艺术。其实大部分礼节已经退化成了矫揉造作。然而这种缺乏灵魂的、细微严格的形式保存下来。几乎所有人都遵守这些形式,马车夫、破衣烂衫的乞丐、乡下人,和城里的花花打拱作揖是清末官员最常见的见面礼节
公子。也许你会说中国人是骗子,因为在很多情况下,他会把具有侮辱性的语言当做恭维。但是如果你说他是不礼貌,或是说错了话,结果只能是一场争吵。
在中国,如此古老的一个国家,礼节不仅是完全固定下来的,而且形式上繁冗复杂。它涉及每一言行。在很大程度上,由于指定了形式,交谈就失去了新鲜感和新奇。朋友间简单的询问,也要用过多的形容词和夸张的名词来修饰。并且由于过度的恭维和过分的谦虚,使交谈和问候变得笨拙可笑。下面的小对话是直接翻译过来的,没有经过修改。它发生在两个绅士或两个乞丐之间都有可能,他们头一次见面就会这么交谈:
“您贵姓?”
“在下姓王。”
“您高寿?”
“不大,只有70岁。”
“府上何处?”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