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钱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十九章 这都是钱啊!(3)(2/2)
    于是造钱黑户们又忙开了,坚持数年如一日地熔铁钱,把这种“景德驭”大半都给熔化掉,做成别的器物去卖了。

    “景德驭”流通还不到10年,数量就所剩无几。当局再铸的时候,就只好减重,重量减了一半还多。

    一直到35年后的宋仁宗时期,朝廷才缓过劲来,又开始铸“康定驭”大铁钱,重量又恢复到跟原来差不多了。

    ——究竟道高,还是魔高?

    历史从来就没有固定答案。

    此外宋朝还有一个流通铁钱的地方,那就是陕西。

    陕西原本是铜钱流通地区,跟铁钱一点瓜葛也没有。可是到了宋仁宗时期(1041年左右),大宋跟西夏有了边境战事。朝廷为了筹措战费,就打起了歪主意,在陕西的近邻河东(今山西)铸了“庆历重宝”大铁钱,一当十。

    这种铁钱,只限在陕西流通,和原有的铜钱一起使用。

    陕西老百姓从此倒了霉,被朝廷搜刮了一遍又一遍。政府后来又铸了“庆历重宝”当十铜钱、铁小平钱各一种,都是供陕西专用。

    加上原有的制式通宝钱,陕西就有了四种不同的钱,币制混乱不堪。

    后来,有一些铁小平钱也流到了河东,使河东也成了铜、铁钱兼用地区。

    这样一来,在大宋地面上,就出现了货币流通的“割据”局面,大部分地区流通铜钱,四川流通铁钱,陕西铜、铁钱兼用。

    宋朝对钱币使用有严厉的法律,在这三个区域之间,不得越界私带铜铁钱,私带两贯就要判徒刑一年,私带三贯的话,脑袋就要搬家了,尸首还要当街示众。

    川陕地区使用的铁钱,原本价值就不高,政府还老是在出大钱,人们对铁钱的信誉更加疑虑。稍有风吹草动,就人心惶惶,以为铁钱马上一废止了。

    仁宗至和年间(1054年左右),四川地方上试验了几年纸币,很有成效,长安有个叫毋湜的官员想出风头,就上疏建议朝廷取消陕西用的铁钱,干脆也用纸币得了。

    朝廷没采纳这个建议,但是消息不知怎么地传开了。

    陕西的老百姓顿时慌了神,都争先恐后抛出铁钱,抢购日用品——这破铁钱,过期就要作废,还留着干什么?

    可是商家也不是冤大头,都坚决不收铁钱。一时间长安城内惶恐不安,百姓议论纷纷。好多店铺见势不妙,就上了门板,愿怎么的就怎么的,生意我不做了。

    陕西出现乱局,朝廷忧心忡忡,众朝臣就请求宰相文彦博采取非常措施,制止混乱。

    但是文彦博不同意——不成!政府越说往东走,老百姓就越往西跑,这是有过教训的!

    他心生一计,召来了一些丝绢行业的商人,拿出家中数百匹绢卖给他们,且特别交代,只收铁钱,不要铜钱。

    消息传出,陕西民众知道铁钱不会作废了,人心大定,商店也恢复了营业。

    ——这就是文彦博老先生著名的“铁钱回春”故事,史有明载,绝非传说。据说后来秦桧也向他学了这一手。

    文彦博,是北宋一代名相。从小就聪慧过人,也像司马光那样砸过缸。

    他先后伺候过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个皇帝,出将入相50年,在中国历史上也是罕见的,史称“公忠直亮,临事果断,皆有大臣之风”。

    北宋人民摊上了这样一个聪明果断的宰相,真是大幸福。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