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历史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2000 中国人才流失大反思(6)
    2000 中国人才流失大反思(6)

    在一年半以前浙江省第一位脑外科博士郭品栈医院优化组合掉了,失去了工作,医院和他所在的科室让他离岗的理由很充分,和领导、同事关系紧张,综合素质偏低,恃才自傲,孤芳自赏,几乎方方面面都有问题,唯一没有涉及的是郭品正的业务技术。而郭品正在不断上访时说,他看不懂医院里处处都布满的关系网和防不胜防的关系陷阱,医生收回扣收红包,不努力钻研医术。他在浙江折腾了16个月,他所在的医院不用他,别的医院也不敢用他,有关政府部门也无办法。最后,他终于被美国加州大学医学中心高薪聘用了。在国内屡屡不得志的“落魄秀才”,最后却在世界第一流的研究机构找到了自己的位置,郭品正是典型的被我们逼到国外的人才。所谓的人才,就是那点才,我们用的就是人家那点才,为什么要苛求人家其他方面呢?

    还有,《围城》中的方鸿渐现象(即假洋鬼子总比中国人值钱),还一直在我国相当一些政府部门和企业领导头脑中作祟。一个名牌大学硕士生在一跨国公司工作时发现,他的计算机水平比从国外回国的人员水平要高。但他怎么做都没有脾气,人家底薪是60万,自己只有人家的一个零头。冤不冤?!(这不是明摆着逼人出国吗?)他终于醒悟了,不久,他到了美国。

    人才值多少钱

    中国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并没有认真给予人才优厚的待遇,改革开放以前一直到改革开放前期,大学教授的工资和同龄的老工人相差无几,有的还不如老工人多,政治待遇更低,一度被列在地富反坏右后边的臭老九,成为社会主流歧视的对象。尽管他们现在的政治地位、经济收入比以前大为改观,但和国外尤其是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仍然是十分巨大的。

    自费出国的留学生到底有多少不得而知,1993-1998年北京地区自费出国留学申请人数以15.7%的速度增长,其中硕士、博士增长最快,博士生由1993年3%增幅一跃为1998年的11.5%。1999年到加拿大、美国签证的人嗜上年涨了1倍,分别达8000、7000人。而在校生的出国势头更猛,北京世纪蓝图市场调查有限公司做过一项调查,北京高校学生有出国意向的占70%。

    2000年2月底,在北京国际展览中心的国际教育展再次出现了爆棚的场面。世界各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都普遍看好中国这块教育肥肉。据统计,仅广东一年的留学费用就达10亿元人民币以上,深圳的情况也差不多。可以想象,全国像北京、上海这样的发达城市,一年拱手相让的金银又有多少。

    事实上问题不仅仅限于此,更多的学生选择的是奖学金留学。美国一年仅在奖学金上就要发放500亿美元,这个数字等于1999年中国中央财政收入的40%。目前,出国镀金的诱惑力正在水涨船高。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