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风云人物正解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系统性、科学性的战略战术(2)
    孔明是三国时期善于把战争与季节、气候条件联系起来的领导人,因此,他指挥的军队常常能以逸待劳,战绩卓著。

    孔明定计让刘备去东吴招亲,娶孙权妹妹为夫人,这是他实现联吴方针的重要步骤,但孙权、周瑜的用心是要扣留刘备以换取荆州。孔明临行前付给随刘备去东吴的赵云三条锦囊妙计,让其在年终打开一个,到时打开看后依计而行。赵云如约向刘备报称曹操杀奔荆州,情况十分危急,刘备遂与夫人商议回荆州,但又怕孙权不会放行,于是夫妻二人正月元旦以在江边祭祖为名逃走,众官员得知后去报孙权,而孙权这天却饮得大醉未醒,酒醒过来后派兵去追,二人已走得很远。刘备历尽险阻,终于逃回荆州。在这里孔明选定的正月元旦是一个关键的日子: 第一,刘备在这天外出有名,既可以祭祖为借口,亦可以游玩为借口;第二,正月元旦,大家欢聚过节,孙权必然放松警惕,节日的欢乐必然冲淡人们的军事警戒心理;第三,元旦这天有一个不成文且不甚严格的民族习俗,即当天不动干戈,至少是不能轻易动武,这就保证了即使追兵赶来,和解的可能也很大。总之,诸葛亮安排赵云年终打开锦囊妙计,完全是要利用正月元旦这一季节性节日。

    对于持久性的大雨天气,孔明也是能凭经验测定并在战争中加以利用的。有一次司马懿引四十万大军,诈称八十万杀奔汉中而来,声势甚大。孔明得知这个消息后,遂派张嶷、王平引一千兵去陈仓道防御魏兵。二人面面相觑,哀告说: “丞相欲杀某二人,就此请杀,只不敢去。”孔明对二人解释说: “吾昨夜仰观天文,见毕星躔于太阴之分,此月内必有大雨淋漓,魏兵虽有四十万,安敢深入山险之地?……”(第九十九回)二人听罢,才高高兴兴地领兵而去。孔明又让他的十万后应部队准备防雨之物,等待出征。后来,大雨连下一月,山水不绝。魏兵马无粮草,军器尽湿,兵士连睡觉的地方也没有,怨气很大,遂班师回国。这里,孔明利用了大雨天气,以较少的兵力对付敌人几十万军马,使自己的大军未受损失,又赢得了休整的时间。

    赤壁之战旧址

    孔明一出祁山后收降姜维,一路顺利。魏将曹真派人去西羌求救,西羌国王遂派十五万“铁车兵”夹攻蜀兵,蜀兵交战失利,来告孔明,时当十二月冬。孔明得知了羌兵的情况后对众将说: “今彤云密布,朔风紧急,天将降雪,吾计可施矣。”(第九十四回)遂挖下坑堑,表面覆盖,任雪埋之,然后引诱羌兵追赶,结果铁车多滑入坑中,自相践踏,幸存者又被孔明伏兵冲杀,羌兵大败。这里下雪天气给蜀兵造成了用计的有利条件: 一是大雪覆盖了坑堑表面,不露痕迹;二是铁车在雪地中紧溜急行,收煞不住,前面的车掉入坑中,后面的车即使看见,也无法收止;三是雪地中便于蜀兵四周埋伏。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