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论坛评论精选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闲谈司马懿--天蛇王(2/2)

    当新君继位后,司马懿的老对手和最顽强的宿敌诸葛亮已经死去了,而在军事上只有孙权和他的无能的手下捣捣乱,,不过根本没有多用力量就扫平了。而司马懿的主要精力已经从连年的征战中转移到了内部的政治斗争中来,但他的对手太弱了,司马懿先破除了对手的一次企图利用军队来稳固政治地位的作战,就是曹爽企图去攻伐蜀汉,结果失败了。而后利用诈术,成功的欺骗了他的可怜的对手,随后成功的占到了主动的地位,杀死了他的政敌曹爽,瓦解了反对他的势力。随后利用所有办法剪除反对他的所有力量,重新站到了主动的方面。

    写到这里司马懿后面就是一个庙号的问题了。他已经为司马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了。

    内政上:

    帝以灭贼之耍,在于积谷,乃大兴屯守,广开淮阳、百尺二渠,又修诸陂于颍之南北,万余顷。自是淮北仓庾相望,寿阳至于京师,农官屯兵连属焉。

    军事上:

    诸葛亮已经死了,吴只有骚扰的份,而魏马上要去平定蜀汉了。

    政治上:

    给他兄弟的儿子司马昭铺垫到了“路人皆知”的地步,而司马炎就彻底完成了任务。

    所以说司马懿从一个有志向的有志青年(修身,守节),到一个内政军事名满天下的人物(治国),到一个知道进退,为将来谋算的智者(平天下)。的确作到了一个人的极限,纵观他一生,我感觉就是从一个普通人做到了天下的王者,他的经验就是预见估计问题的能力,思考分析问题的方法,决策问题的才干三者的结合。

    后记:

    看完司马懿的传,给笔者最大的感触就是他就是一个平凡人,他的经历很平常,没有什么精彩的地方,相反他的对手到一个个的非常精彩,所以后世讽刺他:“故晋明掩面,耻欺伪以成功;石勒肆言,笑奸回以定业。”认为如果司马懿能成,那他们也能成,甚至他的子孙谈到他还羞言成功。

    但我想其实历史对他的评价是公正的:

    尽制曰:夫天地之大,黎元为本。

    邦国之贵,元首为先。

    治乱无常,兴亡有运。

    是故五帝之上,居万乘以为忧;三王已来,处其忧而为乐。

    竞智力,争利害,大小相吞,强弱相袭。

    逮乎魏室,三方鼎峙,干戈不息,氛雾交飞。

    宣皇以天挺之姿,应期佐命,文以缵治,武以棱威。用人如在己,求贤若不及;情深阻而莫测,性宽绰而能容,和光同尘,与时舒卷,戢鳞潜翼,思属风云。饰忠于已诈之心,延安于将危之命。观其雄略内断,英猷外决,殄公孙于百日,擒孟达于盈旬,自以兵动若神,谋无再计矣。既而拥众西举,与诸葛相持。抑其甲兵,本无斗志,遗其巾帼,方发愤心。杖节当门,雄图顿屈,请战千里,诈欲示威。且秦蜀之人,勇懦非敌,夷险之路,劳逸不同,以此争功,其利可见。而返闭军固垒,莫敢争锋,生怯实而未前,死疑虚而犹遁,良将之道,失在斯乎!文帝之世,辅翼权重,许昌同萧何之委,崇华甚霍光之寄。当谓竭诚尽节,伊傅可齐。及明帝将终,栋梁是属,受遗二主,佐命三朝,既承忍死之托,曾无殉生之报。天子在外,内起甲兵,陵土未乾,遽相诛戮,贞臣之体,宁若此乎!尽善之方,以斯为惑。夫征讨之策,岂东智而西愚?辅佐之心,何前忠而后乱?故晋明掩面,耻欺伪以成功;石勒肆言,笑奸回以定业。

    古人有云:“积善三年,知之者少,为恶一日,闻于天下。”可不谓然乎!虽自隐过当年,而终见嗤后代。亦犹窃钟掩耳,以众人为不闻;锐意盗金,谓市中为莫睹。故知贪于近者则遗远,溺于利者则伤名;若不损己以益人,则当祸人而福己。顺理而举易为力,背时而动难为功。况以未成之晋基,逼有余之魏祚?虽复道格区宇,德被苍生,而天未启时,宝位犹阻,非可以智竞,不可以力争,虽则庆流后昆,而身终于北面矣。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