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论坛评论精选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吴蜀联盟的错误--天蛇王
    外交是以实力为基础的,而且是以一定的利益为代价来彼此交换的。而看吴蜀的实力,彼此都认为可以吞并对方,而且他们的利益都集中在一个地方就是荆州,一个势在必守,一个势在必得,虽然有很多的谋臣来试图平衡他们的利益关系,可是因为双方根本的利益冲突。蜀人因为他们同盟的共同利益目标应该魏,而吴人却认为是荆州,蜀人的基本国策是以汉中和荆州为基地北伐魏,而吴人却是“尽长江之极”,喜欢当一个盘踞的军阀。所以他们的矛盾是根本冲突和难以调和的。

    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在赤壁后,还提出联合对操的策略可以说对双方都是错误。

    不过换一个角度看,刘备什么时候和孙权翻脸比较合适那?我认为应该是他得到汉中后,国家的策略应该是北出汉中伐关中,东防孙权守荆州,这才是正确的道路。而历史中刘备北出汉中,关羽因为对吴的麻痹而引军北上,让吕蒙得手,恰恰印证了联合的错误。当然如果说关羽能否守住荆州的问题,个人认为关羽虽然才力有限,不过死守荆州应该无碍,就算南郡失手,那么固守夷陵这个蜀地的东大门还是可以固守的。

    不过最让人顾虑的是如果吴蜀翻脸,那么曹魏岂不高兴异常,或者联吴破蜀,其实事实根本不是这样的,为什么那?首先在魏的眼中,他根本缺少吴蜀联合的概念,对他而言,吴也好,蜀也罢都应该被他消灭。而且联吴破蜀和静蜀灭吴都是一样的,其实事实也证明了这点,因为曹丕在吴蜀交恶后,没有想大家预期的那样去合吴破蜀,恰恰相反他反而去伐吴。除去他自身认为自己强大外,他根本没有顾虑吴蜀还有可能联合。

    诸葛亮从隆中对提出了所谓的合吴立汉的策略后,他的策略是适应当时的情况的,可是伴随着情况的变化而变化,随着吴对荆州的战略价值认识的一次次增加,他的策略应该相对改变。而国策的僵硬就导致了关羽北进让吴人偷袭的军事,外交失败。从吴人偷袭蜀人,可以从吴国的角度明显看出,吴对双方的联盟合作是根本没有任何诚意的,而吴这个思想的立足点是什么那?这正是特别想说明的一点,就是: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