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富真相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黄光裕唱衰苏宁,张近东说做输了我送给你(2/2)
    业内人士指出,黄光裕已经把收购苏宁的野心付诸实际行动,此举无异于吹响了收购苏宁的战斗号角。其实,黄光裕对苏陌垂涎”已久,之所以没有更早下手,是因为他觉得当时不划算。他对笔者解释:“我相信苏宁也应该很明白,拿他现在的价格来跟我们谈,我们肯定不干。因为如果这样做,我们就违背了合并的原则--因为合并是要对企业的实力、管理能力、费率等等综合进行评估,并不是仅仅对一个股价进行评估。但是不按现在这个价格,他们的股东也可能不干。”但黄光裕对苏宁的一直没有断绝,他相信“虚高的股票价格”必然会从最高点跌下来。

    没有打不败的对手,只因为你没有找准对方的死穴。有并购专家指出,黄光裕之所以如此张扬,是自恃看准了苏宁的弱点所在,这可能就是它相对分散的股权结构。这位并购专家认为,黄光裕很可能采取的手段是:先抛开张近东,伺机打压苏宁的股价,然后乘虚而入,直接搞掂其他机构投资者,回头再与张近东摊牌,逼其就范。因为基金这类机构投资者快速发展,因其持有巨额的筹码而带来的话语权和市场号召力,常常在一定程度上左右了一只股票的命运。

    张近东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承认苏宁目前较为分散的资本结构,“表面上看起来是存在其他方式收购的可能”,但他对国美却持一种近乎“蔑视”的态度,认为国美没有收购苏宁的能力,他说:“无论他们通过哪种方式都做不到--因为流通股东对苏宁的信心是很足的,他们中间很多都是3年、5年乃至10年的长期投资,我们对他们的坚持充满信心;我们的净资产要大于国美;企业管理是非家族式的;我们刚刚拿到了国开行的贷款,资金实力也大于同行。我们并非不具备收购能力,只是选择了自身扩张的发展模式。”张近东自己后来透露,当时他曾当面对黄光裕撂下了狠话:“如果苏宁做不过国美,我把它白送给你!”

    黄光裕对苏宁从国开行贷款的行为同样嗤之以鼻,他对笔者说:“通过商务部的协调,国开行针对国内家电零售行业提供了500亿的贷款,但这是要付出代价的!因为它要求的贷款模式不符合零售行业的模式,它有很多的条件,包括钱是封闭式的专款专用,而且这笔贷款7年之内不能充分使用的话,看似4点几的利息,实际上可能要高于我们正常的贷款利息。我们认为拿这种钱付出的代价是不符合企业利益的。我们原来申请了150亿,后来批了20亿,但我们一直根本没有去拿。”黄光裕甚至质疑:“现在苏宁为什么要去拿这笔钱?是碰到什么难事了?还是为了赶在这个时候做一个炒作?我们这个企业从来不向银行去贷款。”

    天相投资顾问有限公司的首席分析师曹平璘对此进行了比较分析:“国美并购永乐,意味着并购时代的到来,扩张模式由自开门店转向收购兼并方式。也会对苏宁造成一定压力,但短期来看不会对苏宁的经营业绩产生实质影响。如果合并成功,苏宁也会效仿国美,采取这种模式快速抢占市场、巩固行业地位。”

    而有一位基金经理表示:“基金对苏宁电器的分歧一直以来就很大--看好的很看好、不看好的从来不买。”从2006年6月22日至8月9日,股价从58元下跌至43.48元,跌幅达25%,这不排除昔日的拥趸者开始“背叛”苏模尤其7月26日、8月3日,近5%的跌幅及近期放大的成交量,让外界越来越怀疑基金们在出货。

    也许,黄光裕的时机正慢慢显现。但他是否真像对手所说的是“有却无能力”?我们不得而知。有并购专家指出:新经济时代,什么都有可能。如果国美与永乐整合不成功,黄光裕一不小心也可能会倒在张近东的怀里。后来黄光裕的出事,则让这种可能性徒增。商战激烈,双方形势瞬息万变。

    而对比黄光裕和张近东两人的性格,也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有人研究了2005年苏宁年报之后撰文,说苏宁70%以上盈利来自“其他收入”,这说明了什么?说明大家对国美的抱怨,苏宁实际上一个也没落下。中国家电连锁发展到今天仍然处于“亚健康”状态,这一切都是行业共性问题,包括国美、苏宁等都有责任。但为什么大家更愿意把责任归咎于国美?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黄光裕太过直率霸道,更容易得罪人;而张近东则显得儒雅温和,更容易赢得好感。在处理和供应商关系上,张近东比黄光裕聪明,有效地利用了性格中温和的一面。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