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骏可复制的成功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五章 职业经理人的管理艺术(3)
    第五章 职业经理人的管理艺术(3)

    一方面是人才缺口,一方面是企业相对低廉的收入环境。而对于处在国内尚不完善的经济环境中的中国企业来说,最重要的还是成长土壤和环境的缺失,以及职业经理人相关道德与能力的缺失。当下,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对职业经理人的价值认同感不强。国有企业不认同职业经理人的根本原因是体制不到位,受传统官本位思想的影响不能承受权力的局部丧失,也不愿支付高薪,对他们缺少信任感。相比之下,民营企业对职业经理的认同感要强一些,不少企业愿意高薪聘请职业经理人,但即便如此,大多数的结局却往往不令人满意。在唐骏之前,李汉生被称为“中国it第一空降兵”,吴士宏被誉为“打工皇后”,何经华曾立志“5年打造国际化用友”……但这些民企试水者大多没能走出壮志未酬的悲剧。

    无疑,唐骏的新华都之旅正试图从某种意义上撼动上述潜规则。“我之所以让媒体热炒10亿元的概念,其实最深层次的原因是想在国内引入‘转会费’的制度。”唐骏透露,“转会费制度的引入将强有力的推动国内职业经理人的发展。”

    对于国内职业经理人的现状,唐骏总结为两点:“看不到希望,路很难走。”中国职业经理人非常辛苦。原因何在?关键在于职业经理人没有保障。“职业经理人到新公司后都要谋求突破和变革,变革有两种路径选择,一是大刀阔斧,二是与原有管理团队融合,走渐变之路。”唐骏说,无论哪种变革路径,都会面临一些难以预见的风险。在没有制度保障的情况下,风险不对称地集中于职业经理人一方,公司可以在任何时候让职业经理人离开。

    而“转会费”(持干股)这一形式,则标志在签约之日起,这笔钱(或干股)即归职业经理人所有,不像期权那样,还存在预售时间和业绩条件等限制。“转会制度的要害,是让职业经理人的利益得到了保障。”唐骏说,“希望通过我跳槽的事件,将这种制度介绍给中国企业,使它变为一种潜规划,再由潜规则上升为行业制度。”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