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冶铁技术有了新的发展,铸铁可以煅造和进行柔化处理,并发明了渗碳炼钢的方法。铁矿得到普遍的勘探和开采。据《山海经·五藏山经》记,当时探明有铁的山共37 处;《管子·地数》篇云:"出铁之山三千六百九。"这些数字当然是很不可靠的,但由此也可见铁矿的发现和采掘之多。当时各大国都城和郡县一级的地方政权,都有制造兵器的官营手工业作坊,并有相当严密的管理监造制度。从文献记载和同 323考古发掘的资料来看,当时铸造兵器的重要地点有:奏国的雍、咸阳。高奴、漆垣,魏国的大梁。安邑、宁、共,赵国的邯郸。武平。兹氏,韩国的郑,新城,齐国的临淄,楚国的宛,燕国的下都等。制造兵器的冶金技术也更加成熟,出土的战国兵器铭文中,往往有"某某执齐(剂)"字样,"执齐"就是掌握合金的比例。《吕氏春秋·别类》篇记录了当时积累的合金经验,说"金(铜)柔锡柔,合两柔则为刚";白所以为坚也,黄所以为(韧)也,黄白杂则坚且。"《战国策》、《庄子》等著作中,都谈到兵器有"白刃",可见兵器已有不少是"钢"制的。这就大大提高了兵器的坚韧和锋利的程度。手执而进行交战的兵器,如戈、矛、乾、剑、殳等,当时大多已用铁制,质地坚韧而锋利。《荀子·议兵》篇说:楚国的"宛矩铁(矛),惨如蜂虿,轻利速,卒(猝)如飘风"。韩国的剑、戟,产地有"冥山。棠溪。墨阳。合膊、邓师。宛冯。龙渊。大阿,皆陆断马牛,水击鹄雁,当敌即斩"(《战国策·韩一》)。据说,中山国的力士"操铁杖以战,而所击无不碎,所冲无不陷"(《吕氏春秋·责卒》)。可见这些兵器的杀伤威力。
远射而杀伤敌人的兵器如弓矢。机弩,制作更加精良。据《周礼·夏官·司弓矢》的记载,当时的弓有六种,普有四种,矢有八种。"六弓"中,王弓、弧弓用于守城和车战;夹弓、庚弓用于田猎;唐弓。大弓用于习射。"凡弩:夹(弩)、庾(弩)利攻守,唐(弩)、大(弩)利车战、野战。凡矢:枉矢、矢利火射,用诸守城、车战;杀矢、矢用诸近射、田猎;矢。矢用诸戈射;恒矢,痹矢用诸散射。"这些名目繁多的弓弩矢,说明它们具有独特的性能,以用于战争中的各种场合。特别是韩国的强弓劲弩,其名称有"溪子、少府、时力、距来,皆射六百步之外"。此种强弩,能用脚踏的力量连续射击,"百发不暇止,远者达胸,近者掩心"(《战国策·韩一》)。其性能和威力如此。魏国在选取武卒时,要令其"操十二石之弩"(《荀子·议兵》),此弩的发射力一定是很大的。近年在长沙出土的战国中期的铜弩机;"在结构原理上、制作技巧上,都达到了很成熟的地步。"①孙膑也曾多次谈到弓弩在战争中的巨大作用,如他说:"劲弩趋发者,所以甘战持久也"(《孙膑兵法·威王问》);又说"何以知弓弩之为势也?发于肩膺之间,杀人百步之外,不识其所道至。"(《势备》)当时还有一种"连弩之车"(《墨子·备高临》).即安置在车上发箭的大弩,成为攻守作战威力极强的武器。《孙膑兵法·陈忌问垒》在谈到作战布阵时说:"弩次之者,所以当投(石)机也。"可知远距离杀伤敌人的投石机,在战争中使用亦己相当普遍。
攻城的云梯,战国时设计构造更加灵便。据说,公输般曾"为楚造云梯之械",这种云梯能"九设攻城之机变"(《墨子·公输》)。攻城时筑"堙"挖"穴".从城外的土山上和从城下的地道内发起进攻,比春秋时更加猛烈。① 高至喜《记长沙、常德出土弩机的战国墓》,《文物》1964 年第6 期。在攻城的地道战中,辽使用鼓风的"橐",把制造的烟压送到敌人的地道内,使敌人窒息。《墨子·备穴》在谈到这种战法时说;"灶用四橐。穴且遇,以颉皋冲之,疾鼓橐熏之";"凿其窦,通其烟,烟通,疾鼓橐以熏之。"《韩非子·八说》论道:"干城距(拒〕冲,不若堙穴伏橐。"可见"伏橐"鼓烟在攻城地道战中的作用。在江河湖海的水战中,当时还发明了一种"舟战之器".称为"钩拒"。它的作用能对"退者钩之,迸者拒之"(《墨子·鲁问》),使敌船迸退两难,在行动受困中陷于失败。
护身的甲胄,质地更加坚韧,并多用铁制。《荀子·议兵》篇云:"楚人鲛革。犀以为甲,坚如金石。"《吕氏春秋·贵卒)篇谓:中山国的力士,在作战时"衣铁甲"。《战国策·韩一)述,韩国的防御用具有"甲、盾、、鍪、铁幕、革抉、芮,无不毕具"。《史记·苏秦列传·索隐》引刘氏释"铁幕"云:"谓以铁为臂胫之衣。"在防御武器中,当时还出现了一种设置障碍的器材--蒺藜,一般都用铁制。这种蒺藜,有数个锐利的尖角,中央有孔.以便用绳芽起来,布设在敌人必经的道路上,困扰敌军的行动。孙膑在马陵之战时,就"以蒺藜当沟池",又"以弩次蒺藜"(《孙膑兵法·陈忌问垒》),加强了防护设施。
(五) 兵种的增加和作战方式的多样
在使用兵种上,由以车兵为主、步兵为辅,改为以步兵为主、车兵为辅,是春秋战国间在作战方式上的一个重大变化。战国时期步兵代替车兵而成为主要兵种的原因不外有三:一是征兵范围的扩大,国野界限的消失。大批原来居住于鄙野的农民被征入伍,他们的身份较低,没有受过御车训练,编为步兵是比较适宜的。二是车兵受地形条件的限制。原来在春秋时期与戎狄作战的过程中,一些国家的车兵由于不能适应山林险阻的地形,就"毁车以为行"(《左传·昭公元年》);至战国时期各中原国家交战更少用只能在平原坦途行进的车兵,而多用行动灵便的步兵。三是兵器发展的影响。战国时期坚韧锋利的铁兵器和远射有力的机弩的广泛使用,使密集的整齐排列的兵车在战争中往往会受到巨大损失。公元前405 年,齐用车兵攻廪丘,而赵使孔青将步兵救之,结果大败齐军,"得车二千,得尸三万",使齐人"车甲尽于战"(《吕氏春秋·不广》)。这次战争充分暴露了车战的弱点,以步代车成为历史趋势。
除了步兵、车兵而外,战国时又出现了骑兵和弩兵两个兵种。马在战争中的运用起初主要是驾车,个别的武装骑手虽说在殷墟发掘中已经发现,但直到春秋前期还没有骑兵集体作战的事。《左传·昭公二十五年》记:"左师展将以公乘马而归。"不少学者认为这是"骑马"之风渐盛的开始。但也有学者主张此处"言以车一乘归鲁"(见宋翔凤《过庭录》卷九)。并非骑马。不过,从春秋未年开始,骑兵确实已经活跃在战争的舞台上。(韩非子·十过》篇记,赵襄子知道知伯要攻赵。"乃召延陵生,令将军车骑先至晋阳";《吕氏春秋·无义》篇说:商鞅用"伏卒与车骑"袭取公于印;《战国策·齐一》载孙膑谓田忌曰:"使轻车锐骑冲雍门";《通典》卷一四九还引孙瞑已"用骑有十利。"可见骑兵在战争中的普遍运用。许多用机弩的战士集合在一起组成弩兵,当时也大显威力。孙膑在布置马陵之战的阵势时说:"长兵次之,??短兵次之,??弩次之";"以弩次蒺藜","垒上弩、戟分。"(《孙膑兵法·陈忌问垒))这里的"弩",都是指弩兵。在这次战争中。齐军因弩兵的"万弩俱发"而获大胜。
由于步兵、骑兵、弯兵的出现和步兵成为主力,战争的场所就从广阔的平原扩展到山林、沮泽、狭隘险要之地,战争的方式也更加灵活多变。《孙膑兵法》上说:"易(地形平坦)则多其车,险则多其骑,厄(两边高峻的狭窄地带)则多其弩"(《八阵》);"易则利车,险则利徒"(《十问》),就是讲述在各种不同的地形条件下,如何运用不同的兵种,以有利于作战的方法。
战国时期的城市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战国策·赵三》载赵奢曰:"今千丈之城。万家之邑相望也".可见当时城市之大而且多。《盐铁论·通有》篇云:"燕之涿、蓟,赵之邯郸。魏之温、轵,韩之荣阳,齐之临淄,楚之宛、陈,郑之阳翟,三川之二周,富冠海内,皆为天下名都。"城市中人民的殷众、工商业的繁荣以及税收的大量增加,使城市成为诸侯国间兼井战争的重要对象。同时,步兵数量的增多,攻城武器的迸步和技术的提高,也为攻城的成功创造了有利条件。《墨子·备城门》篇曾列举攻城有"临、钩、冲、梯、堙、水、穴、突、空洞、蚁附、、轩车"等十二种方法。春秋未年的孙武还认为"攻城则力屈"、"其下攻城",到战国中期的孙瞑则从地形条件上把城分为难攻的"雄城"和易攻的"牝城",极言牝城之"可击"。
与孙膑差不多同时的尉缭,更把攻城作为主要目标,主张用兵击敌要"深入其地,错绝其道,栖(包围)其大城大邑",全力进攻,使"敌救未至而一城己降"(《尉缭子·兵权》)。战国时攻城成功的例于很多,燕将乐毅伐齐。在数年中攻"下齐七十余城"(《史记·乐毅列传》)。各国为了加强守备,不惜耗费民力,增建和扩建城廓,还在边境修筑长城,使攻城和守城的战斗更加激烈。
在江河湖海上作战的舟师,战国时仍相当活跃。南方的楚。越两国经常"舟战于江"。楚人顺流而进,见不利"其退难";越人逆流而进,见不利"其退速"。因而楚不能胜越,而越"亟败楚人"。后公输般为楚造''舟战之器","退者钩之,进者拒之".于是楚又"亟败越人"(《墨子·鲁问》)。可见其时楚越之舟战打得火热。秦国因为要对楚及巴蜀作战,也建立了舟师。据说秦的舟师"方船积粟"."航船载卒,一肪载五十人,与三月之粮,下水而浮,一日行三百余里"(《战国策·楚一》)。至司马错率巴蜀之众伐楚时,竟出动"大舶船万艘"《(华阳国志·蜀志》)。其舟师在此次战争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孙膑兵法》谈到"水战之法"云:"令之为钩。楷、??皆具,进则必逐,退则不戚":"便舟以为旗,驰舟以为使,??阵而支之,规而高之"。(《十阵》)从孙膑对水战如此重视和熟悉来看,齐国当也有一定数量的舟师,井与邻国进行过水战。
(六) 战争规模的扩大
春秋时期一次战争动员的兵力不过几万人,到战国时期则动辄几十万。
如魏国在秦围大梁时,曾"以三十万之众,守十仞之城"(《战国策·魏三》)。秦赵长平之战,赵国降秦而被"坑杀"之卒就有"四十万人",合计秦"前后斩首虏四十五万人"(《史记·白起列传》),则赵国参战的人数当在50万 左右。春秋时两军作战,车兵对峙,战场往往局限在一个较小的平原地带。到战国时、步、骑、车、弩四兵配合,行动灵便迅速,军队调遣频繁,战场范围大大扩展,战线拉得很长,方圆数十甚至几百里之内的山林沼泽,都可能成为战争之地。如秦赵阔与之战,赵将赵奢率兵,先是"去邯郸三十里"而坚壁,后又"卷甲而趋之,二日一夜至",再"令善射者去阏与五十里而军",最后赵卒疾趋"先据北山上"占领有利地形,终于"大破秦军"(《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孙膑所指挥的几次战争,也是长距离的调遣敌人,在广阔的战场上抓住有利时机和占据有利地形而获胜的。
各国的经济力量比春秋时更加雄厚,因而可以进行长期的战争。据称,韩之"宜阳,城方八里,村士十万,粟支数年"k 战国策·东周》);"赵地方二千里,粟支十年"(《战国策·赵二》);"齐地方二千里,粟如丘山"(《战国策·齐一》);"楚地方五千里,粟支十年"(《战国策·楚一》);"燕地方二千余里,粟支十年"(《战国策·燕一》)。其他如秦、魏两大国,当亦与此相类。齐国的田单曾向赵奢诉说:"帝王之兵,所用者不过三万,而天下服矣。今将军必负十万、二十万之众乃用之,此单之所不服也。"奢即答道:当今的战国七强,皆"能具数十万之兵,旷日持久数岁。??齐以二十万之众攻荆。五年乃罢;赵以二十万之众攻中山,五年乃归。?'今千丈之城。万家之邑相望也,而索以三万之众,围千丈之城,不存其一角,而野战不足用也。"(《战国策·赵三》)这段话,充分说明了战国时代战争的用兵之多。战场之大和时间之久。
(七) 军事人才辈出和地目的运用
在步、骑、车、弩各兵种的协同配合下,随着战场范围的扩大,迂回、伏击、包围、奇袭等成为战争中常用的方式。与西周春秋时期公卿文武不分、君王常常御驾亲征的情况不同,战国时期各国大都实行相将文武分职的制度,君王一般不再亲自督战,而是选派有军事才能的将帅指挥战争,于是,一大批善于用兵的将帅和军事家在战国时期涌现出来。如魏有吴起、乐羊、庞涓,赵有廉颇、赵奢、李牧、庞,齐有田忌、匡章、田单,秦有商鞅、白起、司马错、王翦,燕有乐毅,楚有庄,等等。《荀子·议兵》篇说"齐之田单、楚之庄、秦之卫鞅、燕之缪虮,是皆世俗之所谓善用兵者也。"孙膑就是在战国中期涌现的善于指挥作战、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的杰出军事家之一。
地图的出现为时甚早。西周康王时铜器《宜侯矢簋》,记康王在分封宜侯时,"省武王、成王伐商图,遂省东国图"。可见在西周初年"武王、成王伐商"时,由于征伐的地域辽阔。已经运用地"图"来指挥作战了。战国时期的战争,军队调动愈益频繁灵活,战场范围往往绵延数十百里,地图在指挥战争中的作用就显得更加重要。《管子·地图》篇说:"凡兵主者,必先审知地图:辕之险,滥车之水,名山。通谷。经川、陵陆、丘阜之所在,直草、林木、蒲苇之所茂,道里之远近,城郭之大小,名邑、废邑、困殖之地,必尽知之;地形之出入相错者,尽藏之。然后可以行军袭邑,举错知先后。不失地利,此地图之常也。"显然,地图对于战国时的战争指挥者,已成为必不可少之物。孙膑在指挥几次战争时,能长距高的调动敌人,巧妙地利用地形,给敌以致命的打击,想必他也是运用地图指挥作战,才能如此得心应手。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