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评传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一、总结战争经验的军事理论(2/2)

    (2)位欲严,政欲栗。司马穰苴强调:"凡战之道,位欲严,政欲栗。"关于位严,他指出:"立卒伍,定行列,正纵横,察名实,立进俯,坐进跪,畏则密,危则坐。??位下左右,下甲坐,誓徐行之。位逮徒甲,筹以轻重。振马噪徒甲,畏亦密之。跪坐坐伏,则膝行而宽誓之。"(《严位》)这里,他制订了"立卒伍、定行列"的措施,又叙述"立进"。"坐进"的姿势和遇到"畏"、"危"情况的应急办法。他特别指明,要"位逮徒甲,筹以轻重",即筹划轻重的配置,把徒卒和甲士的位置都固定好。在《定爵》篇中,他还申述:"凡阵,行惟疏,战惟密。"这就是说、军队摆开的阵势。行与行之间要疏一点。以使各种武器能施展得开,下致互相碰撞;而整个战斗队伍要密一点、以形成集中的攻击力。关于政栗,他主张:"执戮,禁顾噪以先之。若畏太甚,则勿戮杀,示以颜色,告之以所生,循省其职"。(《严位》)他的意思是,对不听命令、违犯纪律,"顾噪以先之"的士卒要"执戮"。但是,士卒"若畏太甚"。影响军队的战斗力,也可以有个变通的办法,应"勿戮杀。示以颜色",给他一条生路,要他按照规矩,反省自己的职守。必须指出,上述"位欲严、政欲栗"的原则,是针对春秋中期以前战车和徒卒排列整齐的对阵战而制订的;它对春秋中期以后日益发展的运动战,以及许多采用诡诈战术而进行的战争,是不甚合适的。

    (3)谨进止,慎指挥。在战争的关键时刻,是进攻还是停止,直接影响到战局的得失成败。有了进攻的机会而停止不进,那会坐失良机,取不到胜利的成果;形势不允许进攻而盲目冒进,就会遭受挫折,带来不应有的损失;情况要求进攻到一定地方就适可而止,如果不停地进攻到底,就会造成危险,甚至全军覆没。因此,在战争中,进或止都必须十分谨慎。司马穰苴指出"战谨进止。"并解释道:"凡战,既固,勿重;重进,勿尽。凡尽危。"(《严位》)他的意思是,军队既然已经强固,就勿持重不进;用重兵发动进攻,要有一定适度,勿攻到尽头。大凡攻到尽头,逼人大甚,导致敌人拼死反抗;或者误人敌人设置的陷饼,就会有危险。他又告诫说:"凡近敌都,必有进路;退,必有返虑。"(《用众》)"战惟节"。(《定爵》)他强调,进攻时一定要有节制,并有周密的部署;即使攻到敌都附近,也不能麻痹大意,必须考虑如何进攻的路线以及遇到紧急情况时撤退的归路。否则,就会陷入绝境而不能自拔。司马穰苴还认为,进攻或停止,应密切注视敌人的动情。他说:"凡战,设而观其作,视敌而举待则循而勿鼓,待众之作;攻则屯而伺之。"(《用众》)如果敌人等待在那里,则吾军亦应顺循其意,勿击鼓进兵,以观察敌众的动作;如果敌人来攻,则吾可屯兵不动而伺其虚实。在战争中指挥军队进止用的鼓特别重要。他申述:"凡鼓,鼓旌旗,鼓马,鼓徒,鼓兵,鼓首,鼓足,七鼓兼齐。"(《严位》)从族旗的移动,车马的进退,徒卒的行止,兵器的使用,以至"首"和"足"的动作,都要用鼓来指挥。可见在当时的条件下,鼓的指挥需要多么严密和慎重。

    (4)沉着镇静,多谋善断。在战争中特别需要冷静,对于突发的紧急情况要从容不迫,寻找解决的办法。在解救危难时要多考虑一些途径,一旦作出决定就不要再犹豫。司马穰苴指出,在战争中"气欲闲,心欲一"(《严位》);其具体方法是:"见敌静,见乱暇;见危难,无忘其众。"(《定爵》)所谓"心欲一"、"见敌静",就是要求思想集中,冷静观察;所谓"气欲闲"、"见乱暇".就是要求心平气和,遇到军中惊乱。也不慌不忙,若闲暇以镇定之。他又说:"虑多成,则人服。""虑既定,心乃强。进退无疑,见敌无谋。"这里他强调,计谋应该先定,胸有成竹,不要等到见敌后才想法对付。他井提出,战争中应做到:"攻战守,进退止,前后序,车徒因。是谓战参。"所谓"攻战守".就是在攻战中知道防守;"进退止",就是进退时知道休止。他把这种沉着冷静的作战态度,称为"战参",即在战时进行参合全面的考虑。他一再申述:"凡战,智也;斗,勇也;陈(阵),巧也。用其所欲,行其所能,废其不欲不能;于敌反是。"他强调在战争中采用计谋,实行攻守,都要发挥长处,废齐短处;而对敌人则正相反,要暴露其短处,而使长处得不到发挥。他又告腻"骄骄慑慑。吟旷虞,惧事悔,是谓毁折。"显然,在战争中骄做、害怕、呻吟、疑虑、恐惧、后悔,都是要遭到毁折的结果的。他还指出"军无小听,战无小利,日成行微,曰道。凡战,正不行则事专,不服则法,不相信则一。若怠则动之,若疑则变之,若人不信上,则行其不复。"(同上)这里他反复阐述。在战争中要不听小谋,不争小利,日图成功而行事微妙,正道行不通就专事进行,下级不服则用法以齐其心,士卒怠情则调动以使其勤,众人疑虑则变置以释其疑,人不信上则一以贯之,行动不复变更。总之,在战争中要有一套既定的计划和灵活的措施,才能达到胜利的目的。

    (四) 几种击敌的战术

    在总结历史的和当时的战争经验的基础上,司马穰苴还提出了许多如何击敌的战术。这里谨摘出其中六条,分析如下。

    (1)观其变,击其疑。司马稷且认为,在战争中必须密切观察敌人的动静,应选择最有利的时机,即趁敌人疑惑不定的时候发起攻击。他论述道:"凡战,众寡以观其变,进退以观其固,危而观其惧,静而观其怠,动而观其疑,袭而观其治。击其疑,加其卒(猝).致其屈,袭其规,因其下避。阻其图,夺其虑,乘其慑。"(《用众》)又说:"方其疑,可师可服。"(《严位》)这种战术的作用,可在公元前496 年的吴越携李之战中得到生动的说明。这一年,吴伐越,越王勾践出兵抵御,两军相遇于李(今浙江嘉兴具西南)。勾践患吴军之整齐,使死士出而擒敌,吴军不动。勾践又使罪人三行。按剑于颈,讲了一通"不敢逃刑"的话,一个个自到于阵前。吴师看傻了眼,正在疑惑不解之际,越军乘机杀伐,因而"大败之"(《左传·定公十四年》)。越王勾践对吴这一战,"动而观其疑,袭而观其治,击其疑,加其卒".取得了大胜。

    (2)避强静,击劳倦。战争,不能莽撞蛮干去打硬仗,而应该灵活机动,有所回避,有所选择。司马穰苴阐述论"凡战,击其微静,避其强静;击其劳倦,避其闲窕(挑);击其大惧,避其小惧。"(《严位》)所谓"微静",是困微弱而安静;"强静"是实力强大,而在静候时机出击。两种"静"表面上看来一样,实质是迎然不同的。按照两种"静"的情况,对前者可击,而对后者应避。所谓"闲窕".是闲暇而在进行挑逗,可见其养精蓄锐,正要寻找机会发动攻击。这样的敌人也是应当回避的。所谓"大惧",是惊恐万状,已经失去战斗力;而"小惧",正是提高警惕,严阵以待。故对两种"惧"的状态,也应一击一避,不同对待之。《孙子兵法》中有许多"避"什么"击"什么的言论,如"兵之形,避实而击虚";"避其锐气,击其情归"。这些战术的阐述,很可能是受了司马穰苴著述的启发和影响。

    (3)以众击寡,围而阙之。司马穰苴着重研究了用众、用寡和众寡相击的战术。他说:"凡战之道,用寡固,用众治;寡利烦,众利正;用众进止,用寡进退;众以合寡,则远裹而阙之。"(《用众》)这里他认为:寡兵宜固阵,众兵宜整治;寡者利烦多变化,众者利正面攻击;用众要进止整齐,用寡要进退疾速。对于以众击寡,他特别强调,不能直接去打,这样敌人容易逃而避之;也不能四面包围,这样敌人会拼死反抗;而只有从远处慢慢围裹而阙其一角,这样就可以让敌人在逃跑中把它歼灭。《孙子兵法》在谈论"用兵之法"时,有"围师遗阙"一条,其战术很可能也是受启发于司马穰苴的。

    (4)追逐逃敌之法。关于追逐逃敌应如何行动,司马穰苴指出:"凡从奔勿息,敌人或止于路,则虑之。"(《用众》)他认为,追逐逃奔之敌,勿得休息,应该穷追猛打,下给它喘息之机;但是如果敌人突然在路上停下来,就要考虑其是否有伏兵。这里所说的"从奔勿息",与前面谈到的"古者逐奔不过百步"、"古者逐奔不远"、"逐奔不逾列",是矛盾的。《司马法》中论列的两种追逐逃敌的方法,可能前者属于古者《司马兵法》,而后者是所附的司马穰苴的兵法著述。可见随着战争方式的改变,司马穰苴对战术的论述也在不断调整。所谓"从奔勿息",与《孙子兵法》的"穷寇勿迫",又有出入。这只能说在追逐逃敌的方法上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古代战争的条件下,他们的战术都是有一定道理的。

    (5)选精兵,作前锋。司马穰苴论述:"选良次兵,是谓益人之强。"(《用众》)此种战术要求选拔良材,充当前锋,并依次排列好各种击敌的兵种,这样就能增益吾人之强,给敌以沉重的打击。孙武主张要"选锋",认为"兵无选锋曰北"(《孙子兵法·地形篇》);孙膑更强调"兵之胜在于篡(选)卒",他在马陵之战时命令蒺藜、车、发(大盾)在前,然后"长兵次之","(小矛)次之","短兵次之","弩次之"(《孙膑兵法·陈忌问垒》);吴王阖庐在一次伐楚的战争中,"选多力者五百人,利趾者三千人以为前阵"(《吕氏春秋·简选》)。这些都是"选良次兵"战术的发展。

    (6)弃负物,决死战。司马穰苴在论到这种战术时说:"弃任节食,是谓开人之意。"(《用众》)所谓"弃任",即抛弃随身所带的负任之物,衣服和生活必需品之类;所谓"节食",是节制食物,把剩余的粮食全部处理。《太平御览》卷二七○引此句时有注曰:"节余粮,战之日,不余食,示必死战也。"司马穰苴强调,"弃任节食"是为了开导吾人之意,使其奋力搏击,拼死战斗。这种以断绝士兵的物资供应来激励士兵死战的办法,后来为许多军事家所采用。孙武提倡,为激励士兵在对敌作战中勇往直前,可以"登高而去其梯","焚舟破釜"(《孙子兵法·九地篇》);孙膑强调,在与敌人决战时,"令军人人为三日粮,??[所以]断气也。"(《孙膑兵法·延气》)在古时用冷兵器作战的时代,士兵的意向往往起着很大的作用。因此,"弃任节食"的方法,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战术。

    由上述可见,司马穰苴的军事思想,已相当丰富。尽管它的表达方式,还是一些零星的学习札记和经验总结,陈述比较简单,但其中包含着不少闪光的东西。例如他论述的将官的表率作用,预先进行阵地上的演习,沉着冷静、多谋善断,避强静、击劳倦等等,即使在今天,仍有其借鉴作用和参考价值。

    司马穰苴的军事理论,是孙武、孙嫔军事谋略的先导,它孕育了齐国自春秋末年以后成长起来的一批军事家。

    战国中期,"齐威王用兵行威,大放穰苴之法"(《史记》本传),应该就是把《司马法》中的上述军事理论付之战争实践,产生了异常积极的效果。可见这些理论在齐事上的作用。当然,司马穰苴的军事理论是从剥削阶级的立场出发的,它不免带有一些局限。如他主张对士卒"小罪乃杀"、"政欲栗",采取恐怖手段来治军;在与敌人决战时,要求士兵"弃任节食",把士兵抛出去孤注一掷。这些都是应当加以鉴别的。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