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制订战略原则的同时,孙武又阐述了许多临阵指挥的具体战术。这些战术,灵活机动,变化无穷,表现了孙武在指挥战争方面的非凡智慧和杰出才能。它主要有以下八种。
(一) "诡道"十四法
孙武一再强调:"兵者,诡道也"(《计篇》);"兵以诈立"(《军争篇》)。他设计了这样一些诡诈的方法来诱骗、对付敌人:"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计篇》)运用上述十四种方法①,可以打乱敌人的作战部署,造成敌人的锗觉和失误,从而一举把敌人战败。战国末年的苟卿指出:"彼孙(武)、吴(起)者,上势利而贵变诈。"(《汉书·刑法志》引)这确实道出了孙武战术思想的特点。
诡诈,历来为许多兵家学者所提倡。早在春秋前期晋楚城濮之战时,晋国的狐偃就向晋文公建议:"战阵之间,不厌诈伪,君其诈之而已矣。"(《韩非子·难一》)有秋末年的老子主张:"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老子》三十六章)这也是几种诡诈之法。德国近代军事学家克劳塞维茨论述说:"诡诈是以隐蔽自己的企图作为前提的,因此它是同直率的、无所隐讳的,即直接的行动方式相对的,??使用诡诈的人要使被欺骗的人自己在理智上犯错误,这些错误在最后造成一种结果,使他看不到事物的真相"(《战争论》第一卷第216 页)也指出:"有计划地造成敌人的错觉,给以不意的攻击,是造成优势和夺取主动的方法,??采用各种欺骗敌人的方法,常能有效地陷敌于判断错误和行动错误的苦境,因而丧失其优势和主动。'兵不厌诈',就是指的这件事情。"(《选集》合订本第459 页)孙武在论述"兵者诡道"的同时,又设计出十四种诡诈的具体方法,实在是难能可贵的。
孙子的"诡道"十四法,并不是他凭空创造出来的,而是历史经验的总结和提高。在春秋时代频繁的战争中,已有许多应用诡诈之法而取胜的实例。公元前555 年,晋国伐齐。"晋人使司马斥山泽之险,虽所不至,必旆而疏陈之。使乘车者左实右伪,以旆先,舆曳柴而从之。"晋人在山泽险要之地,到处竖起大旗;战车上人员真伪相间,更显出人多势众;车轮滚滚,战旗飘飘,又在车后拖着柴草使尘土飞扬,如大军奔驰。"齐侯见之,畏其众也,乃脱归",接着"齐师夜遁"(《左传·襄公十八年》)。晋人这一次采用虚张声势,寡而"示之"众、弱而"示之"强的诡诈之法,把齐师吓退。
公元前700 年,楚国伐绞,先用"无捍采樵者以诱之",绞人捕获楚之采樵者三十人。"明日,绞人争出,驱楚役徒于山中。楚人坐其北门,而覆诸山下,大败之。"(《左传·桓公十二年》)这是楚人用"利而诱之"的办法,把绞人诱骗出来而将其击得大败。
公元前714 年,北戎代郑。公子突向郑君建议:"使勇而无刚者,尝寇而速去之。君为三覆以待之。戎轻而不整,??先者见获,必务进;进而遇① 不少学者把"能而示之不能"到"亲而离之"这十二句,称为"诡道十二法"。 其实,这是不确切的。因为后面的"攻其无备,出其不意",同样是属于 "诡道"。孙子接着说:"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这才是总结前面那 么多的方法的。归有光《诸子汇函·孙武子》引何启图曰:"自'能而示之 不能'至'出其不意',是一句一义。"故按每一短句作为一法,应该是"诡 道十四法"。覆,必速奔。"结果,"戎人之前遇覆者奔,祝聘逐之,衷(中断)戎师,前后击之,尽殪。戎师大奔"(《左传。隐公九年》)。郑人这次采用以勇士骚扰,后以伏兵狙击,侍其"乱而取之"的办法,全歼戎人之师。
公元前706 年,楚武王侵随,故意使人向随"求成",要求进行和谈,"随人使少师董成",楚斗伯比建议:"(随)少师侈,请赢师以张之。"于是,楚人藏其精锐,现其赢弱士卒,"毁军而纳少师",以助长其骄傲情绪,过了二年,楚王再次伐随。随少师急不可待,曰:"必速战。不然,将失楚师。"并以其众冲向楚王的精锐部队。结果,"战于速妃,随师败绩"(《左传·桓公六年、八年》)。这是楚人采用"卑而骄之"的办法,使随少师骄傲莽撞,因而将其击败。
公元前512 年,吴王阖庐开始伐楚。伍员建议:"若为三师以肄焉,一师至,彼必皆出。彼出则归,彼归则出,楚必道敝。亟肄以罢之,多方以误之,既罢而后以三军继之,必大克之。"(《左传·昭公三十年》)这样,使楚人疲于奔命,大伤脑筋,精力殚竭,难以应付。显然,这是"佚而劳之"的诡诈方法的具体运用。
公元前635 年,秦国攻伐楚的属国都,楚派申子仪和息子边以地方部队前往戍守。秦人悄悄地绕过的别邑析,自缚其役卒当作析的俘虏,进而包围了都都商密。晚上,秦人伪造了一份与子仪、子边的盟书,并献血其上,给商密人看。"商密人惧,曰:'秦取析矣!戍人(楚师)反矣!'乃降秦师。秦师囚申公子仪、息公子边以归。"(《左传·僖公二十五年》)这里,秦人伪造与楚师的盟书以拆散郡对楚的依从关系,用"亲而离之"的诡诈方法攻克商密,并俘虏了楚帅。
公元前655 年,晋假道于虞以伐虢。"冬十二月丙子,晋灭虢。"接着,"(晋)师还,馆于虞,遂袭虞,灭之"(《左传·僖公五年》)。这是晋人采取"攻其无备,出其不意"的诡计,在一个月内连续灭掉虢、虞两国。上述这些战例,都是孙武论述诡诈战法的素材。孙武从这些素材中,概括的十四种诡诈之法,详尽而具体地阐解了诡诈战术的运用。他总结、提炼、创造出如此繁多的诡诈战法,在军事学的发展史上是功不可没的。
(二) "四治"战法
在战争过程中,孙武主张,要进行四方面的治理,即治气、治心、治力、治变。他在《军争篇》中议论说:"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故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情归,此治气者也;以治待乱,以静待哗,此治心者也;以近待远,以佚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无邀正正之旗,勿击堂堂之阵,此治变者也。"这里提出的"四治"战法,包含着相当丰富的内容,现分别论述之:。
(1)治气。古代用冷兵器作战,战争的胜负与士兵的勇气关系特大。勇气足,则易于取胜;勇气衰,则往往败北。《尉缭子·战威》说:"民之所以战者,气也。气实则斗,气夺则走。"这确实是当时的情况。《淮南子·兵略训》说:兵有"气势",这时"将充勇而轻敌,卒果敢而乐战","志厉青云,气如飘风、声如雷霆",如此就能"威加敌人"。可见用兵作战时"治气"的重要。在战争中不但要鼓舞士气,而且要善于抓住时机--在敌气衰、我气盛的时候出击。公元前684 年齐鲁长勺之战,"齐人三鼓"欲战而鲁军不出,其后鲁军鼓而出击,"齐师败绩"。鲁军事家曹判分析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左传·庄公十年》)孙武主张"治气"的方法,"避其锐气,击其情归",也是要掌握士气变化的规律,选择"彼竭我盈"的出击时机,从而达到克敌制胜的目的。
(2)治心。《孙子·军争篇》说:"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可知"心"是指将军的"决心",亦泛指其思想情绪。精神状态。所谓"夺心"就是动摇其决心,使其狐疑、烦燥、恐惧、沮丧;"治心"也就是坚定其决心、使其沉着、镇静、大胆、果断。孙武讲的"以治待乱,以静待哗",是"治心"的具体做法。《孙子·火攻篇》曰"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温而致战",讲的也是治心的功夫。公元前632 年,晋楚城濮之战,晋人始拘楚使者"以怒楚",又设计拆散楚和曹、卫的联盟,再"退三舍避之";"晋车七百乘"装备齐全,"少长有礼";直接交战时,晋人先击溃薄弱的楚右师,再引出楚左师而"横击之"。纵观战争全过程,晋人始终机智冷静、阵容整齐、上下和睦、计谋周全。这显然是"治心"的结果。而楚人先是"王怒"其主帅而"少与之师",接着主帅"子玉怒"而进攻晋师,在正式交战中又莽撞蛮干,左右师相继溃乱,终于"楚师败绩"(《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在这次战争中,楚帅心情烦躁,易怒无谋,是导致失败的基因。由此可见,孙子所讲的"治心",在战争中有多么重要的作用。
(3)治力。孙武阐述"治力"的方法是:"以近待远,以佚待劳,以饱待饥。"显然,他主张军队作战时要蓄养充沛的精力,这样就易于取胜。孙子又说:"卷甲而趋,日夜不处,倍道兼行,百里而争利,则擒三将军";"五十里而争利,则撅上将军。"(《军争篇》)长途跋涉而与敌交战,之所以要损兵折将,是因为士兵路途劳累,精疲力竭,就不可能打好仗。这是与"治力"的原则相违背的。孙武还指出:"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火攻篇》),也就是要尽量减少盲动给将士的精力带来的损失。这是"治力"必须注意的。公元前628 年,秦国长途行军而袭郑。菱叔就指出"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左传·僖公三十二年》)结果,晋人"以近待远,以佚待劳",在崤进行截击,大败秦师。很明显,晋人"治力"而秦人"师劳力竭",是这次战争晋胜秦败的主要原因。
(4)治变。孙武列举"治变"的方法是:"无邀正正之旗,勿击堂堂之阵",实际上就是"避实而击虚"。他在《虚实篇》中,进一步阐述"治变"的原则说:"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这种在战争中"因敌变化"的原则,他在《九地篇》中又称之为:"践墨随敌,以决战事。"他解释说:"敌人开阖,必亟人之。??是故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这就是要观察敌人的动态,在开阖变化的过程中寻找其可乘之隙,一举将敌击溃。
在春秋时代的历次战争中,因"治变"而取胜的战例很多。如公元前575年晋楚鄢陵之战,"楚晨压晋军而陈"。此时,苗贲皇向晋侯建议:"楚之良,在其中军王族而已,请分良以击其左右。"(《左传·成公十六年》)这就是"勿击堂堂之陈"的"治变"之法。苗贲皇又设谋说:对于楚之中军王族,"若塞井夷灶,成陈以当之,栾、范易行以诱之",就能把楚之中军王族牵制住;同时,用中行、二两部去攻击楚较薄弱的左、右军,则左右"必克";然后,晋军再"四革于其王族",来个四面夹击。晋从其谋,果然"楚师大败"(《左传·襄公二 十六年》)。显而易见,晋军在这次战争中"治变"设谋,因而取胜。
(三) 集中优势兵力
战争的一般情况,兵力多的能战胜兵力少的。孙武论述说:"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谋攻篇》)他指出,"十"倍于敌人的兵力可以把敌"围"困起来而歼灭之,"五"倍于敌人的兵力可全力进"攻"而取胜之,二"倍"于敌人的兵力可以"分"为二部而夹击之,倘若"少"于敌人的兵力就只能"逃避"了。那么,如何能使我方的兵力多于敌方,保持绝对的优势呢?孙武主张,在作战过程中,必须"我专而敌分",即我方兵力要集中使用,而将敌方的兵力引向分散。他强调:"我专为一,敌分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则我众而敌寡;能以众击寡者,则吾之所与战者约矣。"(《虚实篇》)这样,就易于取胜。要在战争中集中优势兵力以击败敌人,还必须注意:"形人而我无形。"孙子解释说:如果"我无形","吾所与战之地不可知,不可知,则敌所备者多"(同上),其兵力必然分散;敌人兵力的各部分明显地暴露在面前,我方就可以集中兵力击其薄弱的一部。
"我专而敌分",集中优势兵力"以十攻其一"的战术,在中国现代的国内革命战争,特别是1930-1933 年的几次反"围剿"战争中,曾经得到广泛的应用,并大显身手。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回顾这一时期的作战方法和取得的成果,说:"中国红军以弱小者的姿态出现于内战的战场,其迭挫强敌震惊世界的战绩,依赖于兵力集中使用者甚大。??无论在反攻或进攻,我们总是集结大力打敌一部。我们的战略是'以一当十',我们的战术是'以十当一',这是我们制胜敌人的根本法则之一。""敌人的第一、二、三、四次'围剿'都使我们遭受了土地的损失,特别是在敌人第三次'围剿'时江西红军根据地几乎全部丧失了,然而结果我们的土地不但都恢复了,而且还扩大了。"(《选集》合订本第208-209页)应该说,在反"围剿"中所创造的这一战术和取得的战绩,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孙子的集中兵力的战术思想。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