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评传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三、指导全局的战略原则
    《孙子兵法》中阐述得最多、也最出色的是关于如何在战争中制胜敌人的战略和战术。一般说来,战略是关于战争全局的计划和策略;战术是作战的技术和方法,往往带有局部的性质。但是在《孙子兵法》中,战略和战术往往混杂在一起,是很难分开的。为了论述方便,我们只能作一个大致的区分。这里,先谈孙武对于战争全局所设计的战略。

    (一) 战前充分准备

    孙武主张,在战争之前,对于双方的情况,必须摸清摸透,要"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所谓"经之以五事",就是要考察"道"、"天"、"地"、"将"、"法"五件大事;"校之以计",就是要比较"主孰有道?将孰有能?"等七方面的情况。在出发之前,先要在庙堂上举行会议,谋算战争中的各种条件:兵力的众寡,道路的远近,战争的时间,粮饷的多少,等等。这就叫做"庙算"。孙子指出:"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计篇》)显然,庙算的事物多,全面而周到,就易于取胜;庙算的事物少,或者根本不作庙算,就不能取胜。

    在庙算的同时,还必须作各方面的准备工作,才有胜利的把握。孙子强调说:"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形篇》)李筌注曰:"夫善用兵者,守则深垒,多具军食,善其教练;攻其城则尚撞棚云梯,土山地道;陈则左川泽,右丘陵,??为不可胜也。"张预注云:"审吾法令,明吾赏罚,便吾器用,养吾武勇,是立于不败之地也。"这些注解,对孙武关于战前须作充分准备的战略思想,作了具体的阐述。由于战前缺乏充分准备而导致战争失败的事,在春秋时代比比皆是。公元前638 年,邾人出师攻鲁。鲁轻视邾,"不设备而御之"(《左传·僖公二十二年》)。结果两军战于升陉,鲁师大败。鲁公的头盔亦被邾人所获。公元前582 年,楚人伐莒。莒"无备","不修城郭",故只十二日"而楚克其三都"(《左传·成公九年》)。莒国几乎被灭。公元前562 年,秦庶长鲍、庶长武帅师伐晋,晋因秦师少而"弗设备"。结果"秦、晋战于栋,晋师败绩"(《左传·襄公十一年》)。由上述多次战例可知,孙武关于战前要"经"、"校"、"索"和"庙算",要"先为不可胜"和"立于不败之地"的论断,是多么高明而有远见!

    (二) 贵以智谋取胜

    在战争的策略问题上,孙武崇尚以智谋取胜,认为"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用智谋胜敌,是为上策;硬拼硬打,甚至攻击坚守的城池,乃是下策,为善用兵者所不取。他强调:"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破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谋攻篇》)孙子还告诫说:"兵非益多也,惟无武进,足以并力。料敌、取人而已。夫惟无虑而易敌者,必擒于人。"(《行军篇》)这里,孙子明确指出,用兵并非越多越好。他不主张搞人海战术,也反对恃武冒进,莽撞蛮干,而要求凭藉智谋,并力料敌,巧取敌人。

    应当指出,孙武这种崇尚以智谋巧取敌人的战略思想,特别是他强调的"不战而屈人之兵"、"兵不顿而利可全"等命题,往往被一些军事学著作指责为"唯心论"的表现,是不切实际的"幻想"。在国外,也有人把巧妙地运用各种方法,避免大的冲突和流血的方式,利用敌人本身的弱点来达到政治目的的主张,看成是"婆罗门教真经式的战争理论"(参阅克劳塞雏茨《战争论》第一卷第300 页)。这是必须辨别清楚的。其实,孙武在论述中已讲得很明白,他所崇尚的"不战而屈人之兵",是一种"善"的"用兵之法"、"谋攻之法",它的途径是通过"伐谋"、"伐交"等各种手段,其目的在"料敌、取人"。显然,孙武主张运用谋略,不通过激烈的搏斗,巧妙地制胜敌人,这并不是唯心论或幻想,而是切实可行的。

    春秋时代就有不少运用谋略,"全国"、"全军"而取得战争胜利的实例。公元前634 年,齐师伐鲁,鲁公便使展喜以酒食犒劳齐师。齐孝公问展喜:"鲁人何恃而不恐?"展喜答道:"恃先王之命。昔周公、太公股肱周室,夹辅成工。成王劳之而赐之盟,曰:'世世子孙无相害也!'??桓公是以纠合诸侯而谋其不协,弥缝其阙而匡救其灾,昭旧职也。及君即位,诸侯之望曰:'其率桓之功!??岂其嗣世九年,而弃命废职!其若先君何?

    君必不然。'恃此以不恐。"(《左传·僖公二十六年》)一席话说得齐孝公羞愧难言,只得引兵而还。公元前627 年,秦师偷袭郑国,临近郑国时,被郑商人弦高遇见。弦高急中生智,一面佯装为郑君所派的使者,用四张牛皮和牛十二头犒劳秦师;一面急速派人报告郑国,使郑国及时清除了住在"客馆"中的奸细。秦帅孟明见此情景,只得叹道:"郑有备矣,不可冀也。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左传·僖公三十二年》)以上是用道义和智慧使来犯的敌兵罢退的实例。如果有强大的军事力量作后盾,而运用适当的谋略,那么,孙武所谓"不战而屈人之兵"就更有把握了。

    (三) 掌握战争主动权

    孙武主张,在作战过程中,自始至终都应掌握主动权。他指出:"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即调动敌人,而不被敌人所调动。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孙子阐述道:"能使敌自至者,利之也;能使敌不得至者,害之也。""故敌佚能劳之,饱能饥之,安能动之。"(《虚实篇》)这就是说,用"利之"、"害之"等各种办法调动敌人,使其疲于奔命,从而陷于不利的境地。孙武认为,要掌握战争的主动权,必须处于进攻的态势,他说:"备前则后寡,备后则前寡,备左则右寡,备右则左寡,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寡者,备人者也;众者,使人备己者也。"(同上)在孙子看来,防备敌人是防不胜防的,防前则失后,防左则失右,到处设防则兵力分散,到处都是薄弱环节。只有进攻,"使人备己",才能摆脱被动的困境。

    由于调动敌人,掌握战争的主动权,因而造成有利的局势,以致获取战争胜利的,在春秋时代已经有这一方面的成功战例。公元前478 年,越国攻吴,两军相御于笠泽,"夹水而陈"。越国把自己的军队分为三部分:左右两军称为"句(勾)卒",是发动佯攻以调动敌人的;中军由越王所亲近的"君子"组成,是越军的主力。"及昏,(越王)乃令左军衔枚溯江五里以须,亦令右军衔枚逾江五里以须。夜中,乃命左军、右军涉江鸣鼓中水以须。吴师闻之,大骇,曰:'越人分为二师,将以夹攻我师。'乃不待旦,亦中分其师,将以御越。"吴师被越军的"左右句卒"调动,向左右分散,中间就变得空虚。这时,"越王乃令其中军衔枚潜涉,不鼓不噪以袭攻之,吴师大北。越之左军、右军乃遂涉而从之,又大败之"(见《左传·哀公十七牟》、《国语·吴语》)。这一仗,越军主动进攻,在调动敌人后形成出击的有利形势,因而获得大胜,充分显示了孙子"致人而不致于人"这一战略思想的巨大威力。

    (四) 打运动战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