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603 年,"赤狄伐晋,围怀及邢丘";次年,赤狄又侵晋,"取向阴之禾";公元前596 年,赤狄再次"伐晋,及清"。
面对戎狄等少数族的侵扰,中原诸国不时进行反击。首先起来抗击的是郑国。郑庄公三十年(前714 年),"郑人大败戎师";三十八年(前706年),郑又"大败戎师,获其二帅大良、少良,甲首三百"。鲁国也曾奋力抗击戎狄的侵犯。鲁庄公十八年(前676 年),鲁"追戎于济西";二十六年(前668 年),鲁又"伐戎";鲁文公十一年(前616 年),鲁还"败狄于咸,获长狄侨如"。虢国(西虢)亦有抗击戎人之举。公元前660 年,虢"败犬戎于渭";公元前658 年,虢"败戎于桑田"。齐国在桓公时,抗击戎狄最力。桓公十二年(前674 年),齐出师伐戎;二十二年(前664 年),齐又北伐山戎;二十七年(前659 年),齐与宋。曹等诸侯国之师一起"逐狄人";三十八年(前648 年),齐还与晋一起,平定扬距。泉皋。伊洛之戎同伐周京师之乱。
南方的楚国,处于蛮夷少数族的包围之中。它在向外开拓。兼并土地的过程中,必然要与蛮夷等少数族发生激烈的冲突,楚所攻灭的国家中,有相当多是属于蛮夷少数族的。北方的晋国,与戎狄少数族邻近,狄人经常出没其间,因而它就成了春秋时抗击狄人侵扰的主力。献公二十五年(前652 年),晋"败狄于采桑"。襄公元年(前627 年),晋"败狄于箕"。景公六年(前594 年),晋"败赤狄于曲梁,灭潞";次年,晋又"灭赤狄甲氏及留吁"。景公十二年(前588 年),晋讨伐赤狄唐咎如,"唐咎如溃"。厉公二年(前579 年),晋"败狄于交刚"。平公十七年(前541 年),晋"败狄于大卤"。昭公二年(前530 年),晋攻伐北狄之鲜虞,"灭肥";五年(前527 年),晋又攻伐鲜虞,"克鼓"。顷公元年(前525 年),晋"灭陆浑之戎";六年(前520 年),晋再次"袭鼓,灭之"。地处西陲的秦国,与戎狄的接触更多。它的强大,是在与戎狄的斗争中发展起来的。秦穆公时,"伐戎王,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遂霸西戎"(《史记·秦本纪》)。此后,秦与戎狄的攻伐战争,仍长期持续不断。
(三)
周王室和诸侯国内国君与卿大夫之间为争夺权力、领地、赋税、人民而进行的战争
首先说周工室的内乱,春秋时期就发生过多起。周僖王四年(前678 年),周大夫子国与夷诡诸有隙。子国"以晋师伐夷(周采邑),杀夷诡诸"。惠王二年(前675 年),周大夫"国、边伯、石速、詹父、子禽祝跪作乱",奉王子颓以伐惠王,并引"卫师、燕师伐周",子颓得立。至惠王四年(前673 年),郑、虢等国之师"同伐王城","杀王子颓及五大夫"。襄王十六年(前636 年),王子带"以狄师伐周,大败周师",逐出襄王。次年,晋、秦等国勤王,此乱才得以平息。景王二十五年(前520 年),王子朝"帅郊、要、饯之甲"作乱,单氏、刘氏所率领的"王师败绩"。直到敬王十七年(前503 年),单氏、刘氏"败尹氏于穷谷",王于朝之乱才偃旗息鼓。宋、郑。卫等中原国家,国君与卿大夫之间的内部攻伐也十分激烈。公元前710 年,"宋督攻孔氏",弑宋殇公;公元前682 年,宋万弑宋闵公,"萧叔大心及戴、武、宣、穆、庄之族以曹师伐之";公元前609 年,宋文公"使戴、庄、桓之族攻武氏";公元前576 年,宋华氏"帅国人攻荡氏";公元前522 年,宋华、向二氏作乱,被宋元公击败;次年,齐师戍宋,又"败华氏于新里"。郑国在简公三年(前563 年),尉、司、堵、侯、子师等五族作乱,他们"攻执政",杀死子驷等政敌多人;简公十二年(前554 年),郑子孔当政,"子展、子西率国人伐之,杀于孔"。卫国的孙氏,于公元前559 年攻卫献公,"败公徒于河泽";公元前547 年,卫孙、宁二氏互相攻伐,"宁喜弑其君剽"(卫殇公);次年,卫公孙免余又"攻宁氏,杀宁喜"。公元前522 年,卫齐氏作乱,攻卫灵公;北宫氏又"伐齐氏,灭之"。
位于东方的齐、鲁二国,春秋后期的内部攻伐更是紧张。齐景公二年(前546 年),齐庆封"攻崔氏",杀崔成、崔强;次年,齐栾、高、陈、鲍之徒又攻庆氏,庆封奔吴;景公十六年(前532 年),齐陈、鲍二氏联合,"伐来、高氏","战于稷,栾、高败,又败诸庄"。鲁昭公于公元前517 年"伐季氏",被盂氏、叔孙氏联合击败;前515 年,鲁盂氏。阳虎又伐昭公,"公徒败于且知";公元前502 年,阳虎劫昭公而"伐孟氏",阳氏败。鲁定公十二年(前498 年),孔子以司寇的身份下令伐费季氏,"败诸姑蔑"。孙武在世时,齐、鲁两国公室与卿大夫之间的战斗正难分难解。
楚国内部国君与卿大夫之间的攻伐战斗,没有像中原国家那样频繁,但也时有发生。楚庄王九年(前605 年),楚若敖氏为乱,庄王"与若敖氏战于皋浒",将其击灭。春秋末年,楚又有白公胜之乱。叶公"与国人以攻白公",白公败而自缢。
晋国在春秋时期,是内部国君与卿大夫之间的攻伐战斗最为纷繁的国家。公元前718 年,晋曲沃庄伯"伐翼",翼侯奔随;公元前709 年,曲沃武公又"伐翼",杀晋哀侯;公元前704 年,曲沃武公"灭翼";公元前679年,曲沃武公再"伐晋侯缗,灭之"(《史记·晋世家》)。晋厉公七年(前574 年),厉公使胥童、长鱼矫等"攻都氏",杀三部;晋平公八年(前550年),栾氏帅曲沃之甲人绛,与范氏战,不胜而奔;晋定公十五年(前497年),"范氏、中行氏伐赵氏",赵鞅奔晋阳;又"伐公,国人助公",二氏败奔;次年,晋人又"败范、中行氏之师于潞"。吴王阖庐曾问孙武道:"六将军分守晋国之地,孰先亡?孰固成?"(银雀山汉墓竹筒《孙子兵法·吴问》)可见在孙武生前,晋六卿尚在拼搏厮杀,胜负未定。
(四)
人民和统治阶级之间因反抗和镇压而发生的战争
春秋时期人民的反抗大多以"民溃",即逃散不与统治阶级合作的形式出现,但武装斗争亦已相当普遍。公元前550 年,陈国筑城的役夫起义。《左传·襄公二十三年》载,是年"庆氏以陈叛",楚"屈建从陈侯围陈"。陈人筑城以拒,因夹板落于城下,庆氏便杀了筑城的役夫。于是,"役人相命,各杀其长",把庆氏的首领庆虎、庆寅全部杀死。郑定公八年(前522 年),郑国起义的民众聚集于萑苻之泽,统治者"兴徒兵以攻莅荷之盗,尽杀之"。周景王二十五年(前520 年),周王室的手工业工匠乘统治阶级内乱之机,举起义旗,"伐单氏之宫",结果未能成功,为单氏所败。公元前506 年,楚昭王因吴师入郢而逃至云梦泽,遭到起义人民的袭击。起义者乘王熟睡之机,"以戈击王"。可见人民的武装斗争正在如火如荼的展开。
以上四种内容不同的战争交错进行,使春秋时期的军事行动特别频繁。
为了应付国与国之间日益剧烈的兼并活动,抵御戎狄蛮夷少数族不时而来的侵扰,平息卿大夫之间争权夺利的倾轧斗争和犯上作乱的叛逆行为,镇压人民的反抗行动和武装起义,各诸侯国的统治者都把打仗作为国家的头等大事,致力于扩军备战。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