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仲马传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十三章 重大的转折(2/2)
    “你希望选用哪种武器?”大仲马问。

    “我既不会使枪也不会使剑,我摆弄得熟练一点儿的惟一武器是法尺,在这一方面,我可以同一杆公尺较量。”若里维回答。他很为自己巧妙地使用了发音相同的“公尺”和“大师”这对双关语而洋洋自得。

    “你在决斗场上冷静吗?”

    “我没法回答:要是头脑不冷静,它活该开花;只是它将向前开花,这我可以担保。”

    作为若里维一方的证人,大仲马前去与英国绅士商谈。那英国绅士正在花园里练习射击,他把封信用的面团粘在墙上,离25步远射击,几乎枪枪命中。见此情景,大仲马惟有暗暗祈祷明天抽签的结果是使剑而不是使枪。

    第二天清早,决斗者和双方的证人如约来到一个舌形的小岛上。真糟!抽签的结果是使枪;决斗者两手各执一柄装有一枚铅弹的手枪,从各自的出发点相向前进,行进中自由射击。

    证人击掌三次,相距50步远的决斗者们向对方走去。他们都很年轻,还可以活很多年。然而此刻他们却面对着死亡。在大仲马的心目中,前一天晚上那旅行推销员还仅仅是一个趣味庸俗、喜爱恶作剧的人,现在却变成了一个朋友。只见他高昂着头,头发甩向后边,面部神情严肃,黑黑的眼睛勇敢地直视着对手。两个决斗者相距只有20步了,英国人开了第一枪。有什么东西像云朵一样飘过若里维的额上,但他继续走着。相距15步时,英国人开了第二枪,便伫候不动。若里维踉跄了一下,然而他继续前进。他终于在离对方两米远的地方站住了;但是他认为还不够近,向前跨了一步,又跨了一步。这情景简直让大仲马目不忍睹。

    “阿尔希德!”大仲马向他喊道,“你难道要杀害一个人吗?朝天上开枪,朝天上开枪!”

    “你说得倒轻巧,”旅行推销员说着,敞开他的礼服,指着鲜血淋漓的胸膛:“反正你的腹部没有两粒子弹。”

    说罢,他伸出手臂,把枪口贴着对手的脑袋,把那英国人打得脑浆迸流。

    “我想我是够本了,”他坐在一座毁坏了的方尖碑的碎石上说:“至少我把害死我的皇帝的英国强盗杀掉了一个!”

    在大仲马的笔下,这个法国旅行推销员的庸俗而又壮烈的性格被表现得多么生动鲜明,这出犹如儿戏而又令人惨不忍睹的决斗,被描写得多么真实而又富有浪漫气息!从塑造人物和调度情节的手法来看,这已经是地地道道的小说,而且是出自高明的小说家之手的小说。

    3. 转折之由

    不过,大仲马作为小说家是以长篇历史小说蔚为特色的。他走上这条道路,并取得惊人的成就,除了个人的特殊才具以外,也得益于几种客观因素。

    古老的法兰西,在持续约1000年的封建统治下,历史车轮似乎已经停滞不动。突然,1789年爆发了震撼世界的资产阶级大革命,建立了共和国;从此,在短短数十年间,接连出现了拿破仑帝国,第一次复辟王朝,拿破仑“百日”复位,第二次复辟王朝,七月王朝。政体的频繁更迭,加强了人们对历史运动的前所未有的感觉,激发起他们对历史的强烈兴趣。于是在19世纪二三十年代之交,产生了浪漫主义历史剧。但戏剧舞台毕竟有其局限性。当它逐渐失去观众时候,人们自然而然地把注意力转向天地更广阔、形式更自由的长篇历史小说。此其一。

    其次是受英国小说家瓦尔特·司各特的启发。这位历史小说的首创者,善于选择适当的历史背景,把自己塑造的人物同这背景巧妙地揉合起来,从1814年到1831年写作了有关苏格兰历史、英国历史以及法国和欧洲其他国家历史的大量历史小说。这些历史小说一经问世,很快就流传到拉芒什海峡彼岸的法国。二三十年代,司各特的《威佛利》《艾凡赫》《昆丁·达威尔》等杰作在法国是时髦读物。其结果是,一批有才华的法国作家,特别是浪漫主义作家,群起仿效。1826年维尼发表了《散·马尔》,1829年巴尔扎克和梅里美先后发表了《最后一个舒昂党人》和《查理第九时代的轶事》,1831年雨果发表了《巴黎圣母院》。大仲马起步较晚,却是产量最高、最为一般民众喜爱的一位历史小说家。

    推动大仲马写作卷帙浩繁的巨型历史小说的第三股力量,是以连载小说招徕读者的报刊对此类小说作品的大量而迫切的需求。“未完待续”这个字眼,是维隆博士在1829年发明并且首先在《巴黎杂志》上使用的。但是报纸上利用连载的形式发表小说,则是在1836年,伴随着季拉尔丹的《新闻报》和杜塔克的《世纪报》的创刊而开始的。最初登载些短篇和中篇小说。为了长期吸引订户,这两家报纸很快就转而热衷于长篇历史小说。稿酬十分优厚。许多大作家,包括巴尔扎克在内,都乐意为它们撰稿。可是报馆主人对他们敬而远之。因为报纸每天给连载小说的篇幅很有限,以巴尔扎克的写法,读者在结识主人公之前,得先花两天功夫了解住宅的外貌,再花两天功夫了解室内的陈设,又花两天功夫了解主人公的服饰,有这种耐心的读者是为数不多的。而大仲马却成为《新闻报》《世纪报》争相约稿的对象,因为他掌握了连载小说的诀窍。用他自己的话说,他的小说“一开始就是情节,无须做升堂入室的准备,先让人物出场再对他们加以议论,而不是先对他们大加议论再让他们出场。”此外,他的小说富有精彩的对话和戏剧性的动作,足以使读者感到生动活泼。他还善于为每一章安排一个精彩的结尾,以激起读者急急“欲知下回分解”的悬念——这是他作为戏剧家早已熟稔的招数。

    大仲马为《世纪报》和《新闻报》写小说是由中短篇写起的。1838年5月3日到6月23日,《世纪报》因为连载了他的中篇小说《保尔船长》,三周内增加了5000个订户。这篇小说塑造了一个为美洲殖民地的独立而斗争的科西嘉青年保尔·若内斯的形象。保尔是一位侯爵夫人的私生子,因小时被母亲遗弃,对贵族偏见深恶痛绝,最后重新获得母亲的爱。1839年8月31日至9月3日发表的短篇小说《残酷的皮埃尔》也颇受欢迎。这篇小说写的是一个正直而又勇敢的平民出身的人,怎样敢于冒犯国王,而最终赢得了国王的尊重。

    不过,这些中、短篇小说只是大仲马的试笔之作。他的雄心壮志,是用小说的形式再现几百年来充满风云变幻的法国历史。而要达到这样宏伟的目标,作品必须有宏伟的规模。经过多次成功的试探以后,大仲马开始投入规模浩大的长篇小说的写作了。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